很可能CWOW和我们无缘了。。。。(转一篇NGA上帖子)
商业角度对TBC问题的分析,个人觉得有一定道理,毕竟利益才是商人追求的东西,而且他们追求的肯定不是消费者的利益,还在等更新的人们早作打算了。
在NGA上看了个帖,觉得那达人说的,的确是现实,CWOW,可能就这样结束下去了,
鉴与日前NGA打压该类型帖子非常严重,为了让多点人看到,为了不让这帖子流失,现在把该帖转出来,让大家都看看
这个,真的是CWOW的未来吗?
很遗憾,我是觉得那仁兄说的话,的确有他的道理,
说白了,WOW有未来,但CWOW没有未来,就算有,也不是我们希望的未来
这帖很长,但请大家耐心看完,谢谢
以下是帖子原来的连接
bbs.ngacn.com/read.php?tid=1120110&;fpage=1
以下是帖子内容
其实9城离我们不远(伤感)
刚听说**股票下跌,上网一查发现一篇强问,现转贴和大家一起讨论.原文如下:
首先申明一点,以下我所说的都是我收集了网上各种信息后自己分析得来的,我不是**员工,更没有内幕消息。
之所以不看好**开TBC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知道**是商人,暴雪&威望迪(暴雪的控股母公司)同样是商人。如果说**是头白眼狼,那么威望迪也绝对不是只吃草的素食动物。
大家一直都对**还报有希望,觉得TBC终归是会开的,暴雪和**只是在为利益讨价还价而已。这点我也承认,因为CWOW确实给**带来了大笔的利润,同样的,CWOW在中国的成功也让暴雪&威望迪获益非浅。但是,我要重申一点,商人的天性是追逐利润,商人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将利润最大化。那么,我们站在**的角度,站在一个商人的角度分析一下**倒底想怎么样:
Chinese online gaming company The9 disclosed in its F-1 with SEC that it will commit US$74.1 million on Blizzard"s 3D MMORPG World of Warcraft (WoW). According to the prospectus, The9 paid an initial non-refundable license fee of US$3.0 million to Blizzard"s parent company Vivendi Universal in February. The9 also guaranteed approximately US$51.3 million in royalties, consisting of quarterly payments from US$1.6 million to US$3.7 million over a four year period. The9 also promised to spend US$13 million for WoW marketing and promotions, as well as US$6.8 million for certain events before the game"s launch. Vivendi will receive 22 percent of the face value of sold WoW prepaid cards sold as royalties.
以上这段是**在美国纳斯达克申请上市文件中有关WOW的一部分。大致上说,九城公司将为暴雪的三维网络游戏WOW付出7410万美圆。九城在代理WOW之初付给暴雪所在的母公司威旺迪公司3百万美圆WOW无回报之版权许可费用。同时九城还保证大约价值为5130万美元的后期版权费用,将以每季度支付160万美元到370万美元的形式支付超过4 年时间。九城也许诺为WoW 销售和推广花费1300万美元,并为游戏发售的前期投入支付680万美圆。威望迪公司还将从WOW在大陆的营业利润中提成22%。
PS:以上两段为转贴,我可没这么好的英文。。。
从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份合同的代价真的是相当的高,特别是最后一条:威望迪公司还将从WOW在大陆的营业利润中提成22%。换句话说,**每卖出4张点卡,其中就有一张是为威望迪在卖。可以说,这是一份合同是一把双刃剑,它拯救了**,但又像一个吸血鬼一样依附在**身上。
或许会有人问,既然条件这么苛刻,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大的代价拿下WOW?看看当时**面临的窘境就知道了。**当时主要的盈利项目是奇迹,但奇迹后期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大量的SIFU和**完全已经把公服拖垮了。主要竞争对手盛大又先**一步在纳斯达克上市,并且抢先购并大量公司开始转型。**如果再没有突破的话,等待它的就只有破产或者被收购。所以**不惜一切拿下WOW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那么**又从这份合同得到了什么?首先,WOW的盈利能力是无庸置疑的。其次,**顺利在纳斯达克上市(如果没有这份合同,以**当时的盈利能力想在纳斯达克上市那是天方夜谭),以17美元的发行价发行607万股股票,融资1.03亿美元。第三,“暴雪出品,必属精品”借助暴雪的品牌效应,**树立起了自己顶级游戏代理商的形象,提升了公司的品牌价值。
以上来看,**和暴雪确实是达成了双盈,**救活并发展了自己,暴雪也找到了满意的代理商。确实,在CWOW的初期,形势一片大好。**和威望迪的股票双双看涨,国内注册用户数率创新高,2005年度,九城全年收入达4.65亿元(约5760万美元),比2004年猛增1239%,下半年推出的《魔兽世界》游戏的收入就接近4亿元,占其总收入近九成。那为什么CWOW会变成今天这样?这就要着重说说**的狼子野心了。
前面就说过,**是个白眼狼,它是不会安心依附在暴雪身上的。为什么?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第一:WOW的这份合同确实非常苛刻,不仅要付高额的版权费用,最让人不可接受的是要从今后的营业利润中提成。这是会制约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公司的成长的。
第二:如果**只依靠WOW来盈利,来维持股票价格的话,那么**就是把自己脖子送到别人手上。初期可以狂赚一把,但一旦**对暴雪形成依赖,**就会逐步丧失自主权。这次的合同可以是22%,下次的合同就可能是30%,你签也得签,不签也得签。合同明确写着WOW的一切数据归暴雪所有,你不签,我拿数据走人换代理,你**就得完蛋。
第三:再好的游戏都有一个成长期和衰弱期,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暴雪就算再强,也只可以延缓衰弱的程度和时间,但绝对不可能天长地久。那么,**如果把自己的命就只搭在WOW上,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即使将来威望迪不对**下黑手,**的业绩也会随WOW的成长和衰弱而起伏不定。商人不是赌徒,成熟的商人是不会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
第四:竞争对手的挤压。CWOW最火的那会儿,大家最担心的是什么?不是**的服务器又怎么怎么了,而是准备推出防沉迷了!细心的人会发现,当时XX啊YY啊,国内的几大游戏运营商,一个一个跟火烧屁股似的跳出来表示支持,唯独**不吱声?为什么?**不是**,知道这是竞争对手眼红了给他下黑手呢(公关啊公关)。再看看现在,最近还有听说要防沉迷吗?怎么没人叫了?因为CWOW降温了,玩家流失了,大家都磨拳擦掌的抢市场份额呢(说抢人抢钱直接点)。防沉迷?去他的防沉迷去,都不沉迷了游戏公司赚啥去?这也是**为什么要多方面发展的原因,不然的话,一旦防沉迷被强按上WOW,看看灵魂石地的惨状就知道了,**肯定玩完。
综上所述,**想要真正把公司做大,那么依靠WOW是行不通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多代理一些游戏,分担风险并争取多点盈利。但这恰恰是暴雪&威望迪不想看到的。这就是暴雪和**矛盾的起因,**想独立,暴雪要**。
举个例子:有次暴雪派人来中国做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是中国市场还有相当大的挖掘空间,要求**开新的区以增加用户,然后5区,6区,7区相继出现。可事实上真有这么多新人吗?都知道后面几个新区大多数还是老人,根本没多少新人。那是暴雪市场调研有误吗?不是,是暴雪想用这种方式让**对WOW加大投资力度和精力,限制他们做其他的游戏。但**也不是笨蛋啊,手里就这几个钱,又要付版权费又要买新的服务器,把钱都投在WOW上了,拿什么钱去代理其他游戏?那怎么办?奇迹的破服务器上!还是不够怎么办?捣鼓捣鼓把几个人少的服安在一个服务器上,服务器不就有了吗?于是,奇卡无比的新区出现了。
到这一步,**已经逐渐把重心转向其他游戏了,不会也不准备再为WOW增加投资了。暴雪也已经发现**不听话了,使唤不动了,然后就是不停的争执和谈判。
如果说以上这些原因是逼**多点发展的话,那么**为了自己的发展,也在主动寻求代理其他的游戏。
大家都有一个误区,觉得**做WOW是赚,做奇迹世界也是赚,既然都是赚钱,那么**是不会放弃WOW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要解释一下**和暴雪的关系。暴雪是游戏开发商,**是游戏代理商。开发商负责开发游戏,代理商负责游戏的宣传和具体运营。一般的情况下,两方的地位是相等的。因为游戏开发商需要代理商帮他的游戏做宣传,不然再好的游戏没人知道也就没人玩。而游戏代理商也需要开发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以保证游戏的正常运营。但暴雪和9成签合同时并不是这样的关系,暴雪是业内顶尖的游戏开发商,**却是一家陷入困境的游戏代理商,暴雪不需要或者说并不是太需要依赖**做宣传,但**没有这份合同却面临着破产的危险。那么,签定这么一份明显吃亏的合同也在情理之中了。
但**和其他游戏开发商还是会这样的关系吗?不是了,我前面已经说过了,**通过WOW的合同可以说是名利双收,现在的**已经不是当年靠WOW来做救命稻草的**了,现在的**是一家要钱有钱,要名气有名气,要渠道有渠道的顶尖游戏代理商了。现在,轮到**这个游戏代理商来欺负其他游戏开发商的时候了(当然,这是对实力弱小的公司,对EA这种大公司,至少可以坐到谈判桌上以平等的地位来谈判了)。
我们用WOW和奇迹世界做一个对比:笼统点算,**花在WOW的代理费是7140万美金,外加22%的利润提成。知道奇迹世界的代理费是多少吗?区区200万美金!!!而且还是视盈利情况可以调整金额的分期付款!明白了吧,虽然都是**自己代理的游戏,但同样卖出一张30元的点卡,**能得到的利润却是天差地别的。那么,如果你是老板,你是希望玩家去玩你的WOW呢?还是去玩你的奇迹世界呢?
按照这个思路,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愿意再为WOW投资,甘愿得罪暴雪也要签下这么多游戏了。数数现在**确认签下的的游戏:激战,奇迹世界,卓越之剑,暗黑之门*伦敦,FIFA Online,超女世界,RO2(不得不说一句,能签下这么多好游戏,WOW带给**的品牌效应功不可没)。换你是老板,你还这么在乎WOW吗?
中国大陆的市场确实大,人数确实多,但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玩了魔兽世界就没精力去玩奇迹世界,这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来说,想要利益最大化,那么就需要让尽可能多的玩家去玩他代理的游戏,显然光靠一个WOW是做不到这点的,**深知这一点,所以才会有这么多大作被签下。站在**的利益角度想,这是最好结果,如果以上这些游戏都能正常上线收费运营的话,可以想见,**在中国市场所占有的份额将会是非常高的一个数字。但站在威望迪的角度想,**想要的将来却是威望迪最不愿意见到的,百花齐放肯定会把WOW的市场份额冲击得相当惨淡。两个都是想把利润最大化的商人,却越来越找不到利益平衡点。
回到TBC上。要说**现在还没搞定TBC的版权发行权什么的,对不起,我是不会相信的,TBC毕竟只是魔兽世界的一个资料片而已,WOW都运行3年了,一个资料片会审不下来?**不是没法开,是不肯开!原因有二:
第一:再怎么扣服务器资源,想开TBC就得提升服务器这是不争的事实,毕竟外域这么大的地图这么多的副本放着。但**目前是绝对不肯再增加WOW的投资这也是事实,毕竟后面这么多游戏等着上线。
第二:尽管现在的CWOW人数已经今非夕比了,但是影响力还在,在将来一段时间里TBC还是会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可以预见,TBC只要一开出来,将会有相当一部分玩家回归,这不是**希望发生的事,因为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已经运营的奇迹世界等,更会影响到将来运营的其他游戏。而且,WOW玩家数量的回升也会给将来**和暴雪谈判带来更大的压力,增加对方的筹码。
现在**的做法就是拖,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然后让枪手不停的放风,一会儿说某某某日可能更新,一会儿说最迟不过几几几月。反正死也不会告诉你确切时间。让CWOW的玩家在希望和失望中徘徊,最终失去对WOW的热情。同时也不能做得太过份,因为目前CWOW还是**的主要盈利来源,如果玩家数量过低会影响到**的业绩和股价。另一方面,加紧推出其他网游,争取市场份额,把从WOW退出的玩家吸引到其他**代理的网游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激战和奇迹世界的开放。两次吹风说某某某日更新,结果当日都变成了新游戏的公测日。
或许有人会说,把玩家从WOW赶出去了万一他们不玩**的游戏怎么办?或者说大家集体抵制**,就是不玩**代理的游戏。这种人会不会有?肯定有,但有多少?就好比抵制日货,口号喊了这么多年,有哪家哪户没个一两样日产电器的?别忘记**可是土生土长的代理公司,对国人的了解绝对不是老外能比得上的,所以他根本不怕没人玩。再说得极端一点:比如说现在WOW被停止运营了,100万WOW用户玩什么?奇迹世界说它是韩国泡菜不玩,那你暗黑之门*伦敦玩不玩?这可是当年DIABLO原班人马制作的。没兴趣?那行,喜欢足球伐,FIFA ONLINE去,不喜欢?那RO2好类,或者超女世界也行,都不想玩?那你晚上干什么?WOW都没了难道你看电视去啊?
所以说,**根本就没有开放TBC的意愿和动力,所谓的文*化*部审批不下来,汉化没有做好,只是**敷衍暴雪和玩家的借口而已。**的目地就是要把WOW的用户分离出去玩其他他代理的游戏。只要**的其他游戏没有占够市场份额,没有吸引住一批玩家(你好不容易在一个新游戏里花钱花精力练到XX级了,开TBC你还会回去吗?),他就会不停的拖下去。最坏情况下,当**的布局完成之后,WOW的死活就根本不在**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但是**也并不准备就这么放弃WOW,毕竟WOW在国内有一帮死忠在,商家逐利,有钱赚总比没钱赚好。但怎么个赚法就大有将就了。按目前的看法,**是想把WOW的玩家压缩到一定的程度,借以和暴雪重新谈判,逼暴雪重新修订合同,以争取最大的利益。从这点上看,TBC在CWOW终归还是有盼头的。
可我们再站在威望迪的立场上考虑,想把WOW在中国市场上推广下去威望迪要降低价格是肯定的,不管是给**也好,找个新代理也好,威望迪这个亏是吃定了。毕竟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被**成功分离出去了。那么,同样是贱卖,卖给**还是重新找代理就很值得斟酌了。短期来看,给**可以以最快速度恢复WOW的元气,但**是不是条养得熟的狗而是条吃不饱的狼,现在的情况是你不给它食它饿不死,你给了它它不会感谢你,你得罪它了它还会咬你一口。所以往长远考虑,暴雪要么在中国自己做(这可能性不大)要么收购一家公司做,最坏只能再重新找个代理。
但是别以为重新给**就可以很快开出TBC,真到那时候**已经N个游戏上线了,WOW只不过是他众多盈利点中的一个而已。而且WOW对服务器的要求又高,**根本不会花太大心思在WOW上,前面就说过了,有得赚总比别人赚好,有得玩总比没的玩好。到那个程度,**更不会管WOW玩家的死活了。
那如果暴雪换代理呢?总可以顺顺利利的玩了吧?啊哈,**又求之不得了,你重新找代理要时间吧?谈判要时间吧?谈下来了打通渠道要时间吧?前期宣传要时间吧?买服务器架设服务器要时间吧?**名正言顺的把CWOW暂停了,还可以把脏水往暴雪身上泼,找几个枪手骂暴雪和新代理没有实力,浪费大家时间,颠倒黑白。但这段时间大家没游戏玩了怎么办?激战,奇迹世界,卓越之剑,暗黑之门*伦敦,FIFA Online,超女世界,RO2!!!!!等几个月后CWOW重新开了,重新冲卡储值,到时能有多少人回去?**笑都要笑不动了。
以前我一直觉得**傻,好好的代理不做,拼着得罪暴雪,得罪国内玩家图个啥?现在想想那是我傻,**精着呢,等它渡过这段黑暗时期,那些游戏上线盈利后,就算没有CWOW,**的股票也不会跌,有纳斯达克给他撑着,他就有更多的资本去和国内的代理商抢好游戏,甚至是投资其他产业(房产、球市)。盈利上涨带动股价上扬,产生良性循环。可以这么说,威望迪也好,暴雪也好,WOW也好,我们玩家也好,都成了**的踏脚石。**只要熬过这段时间,可能真给它一飞冲天了。
再次重申,以上这些都是我从网上搜集资料后自己分析得出的结果,我不是9 城 的员工,更没有内幕消息。
以上这些就是我不看好**的理由,事实上如果不换服就这样撑下去也不是不可以,如果坚持下去,可能到TBC开的那一天我们公会就物是人非了。大家都不想放弃梦回澜,可真到了这种地步,一个物是人非的梦回澜又有多大意义呢?毕竟我们珍惜的不是这三个字,而是这三个字背后的人,不是吗?
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消亡。我更希望把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去奢望 9 城 发善心
因为从官网上转的** 应该都是9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