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ACE联盟主席裴乐King回应了人们对联盟的一些质疑,其中提到ACE联盟在规范选手与俱乐部关系方面起到的作用,引发了笔者与同事的讨论。在国内电竞圈,许多二三线队伍、半职业队伍的电竞选手仍然面临着“今日不知明日事”的困境,缺少相关保障,也不知什么时候会丢了饭碗。
一、想走就走的转会乱象
在King的文章中,我们读到这么一段文字:“在联盟成立之前,选手跟俱乐部的合同都是得不到保障的”,“俱乐部很可能刚培养的一个新人,才出成绩就被挖了,这样就没有俱乐部再培养新人了,俱乐部老板做队伍也没有任何保障,选手也没有,说被踢也就被踢了”。
在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关于选手转会的报道,选手转会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前提,是按照合同以及其他一些规定,按部就班地转会。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电竞圈都未形成完整的转会制度。俱乐部可以任意开除选手,而选手也可以任意更换俱乐部,一切都只是一个招呼的事情——甚至连一个招呼都不用打。选手害怕刚打出点成绩老板就撤资不干,老板担忧辛苦培养的选手突然跳槽,谁也不能专心做好手上的事情,更谈不上有什么大的发展。ACE联盟是花了功夫来整顿这一现象的,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正如King所说的,“现在恶意挖人的情况基本没有了”。
需要指出的是,ACE联盟只能对联盟成员有约束作用,在联盟外的电竞选手,仍然处于混乱与无序当中。规模相对较大的俱乐部至少还有合同来规范俱乐部与选手的关系,而更多靠着网吧或其他商家赞助的电竞选手,则根本不知合同为何物。他们过着“今日不知明日事”的日子,一边努力训练,希望在比赛中一鸣惊人,一边担惊受怕,盘算着如果老板突然撤资,下一步该怎么走。
二、上升通道缺乏造成“断层”
不时有人抱怨,很多电竞比赛打来打去都是同一群人在较量,新面孔极少;而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许多热血青年组织战队,从业余参赛打成半职业、甚至职业队伍。所谓“高手在民间”,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底层电竞选手中不乏技术高超者,但由于上升通道的缺乏,他们很难熬出头。这样的情况导致职业俱乐部与业余战队之间形成明显的断层,造成一些电竞项目出现选手“青黄不接”的怪现象。
为了保证新鲜血液的加入,一些规模较大的俱乐部采取组建青训队等措施,在全国电子竞技大赛(NEST)等关注度相对不那么高的比赛中,我们就能看到这些青训队伍的身影。如果说大型俱乐部的青训队选手,有望在未来成为俱乐部的核心选手,那数量更多的小俱乐部、甚至是独立战队的选手,则根本不知道前途在何方。
一篇相关报道中提到,“吴志加盟的这支战队依赖网吧存活,虽然在一些半职业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半年后网吧老板不再继续投资,战队宣告解散,吴志只能带着结余的1200元工资离开”,接下来一次组建战队,前一天还信誓旦旦地表示“钱不是问题”的老板,第二天“竟然消失了”。对于许多电竞选手来说,他们和“老板”之间甚至连一份像样的合同都没有,一切权益都没有保障。
这样的选手想要完成从半职业到职业的转型,可选的通道非常有限。最常见的模式,就是在一些规模较大的比赛中“一鸣惊人”,随后加入大型俱乐部,或吸引赞助商眼光,自立门户。这种模式包含了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并不能保证电竞新人持续活跃。
三、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何方?
在足球、篮球界中,都有一定的选拔制度,让二三线队伍或半职业选手有机会成为一线职业选手。建立这样一个制度靠的是什么?从根本上来说,是产业的整体发展;从形式上来说,则需要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结构。以足球为例,从顶层的国际足联起,下属六个大洲的地区组织,再到各个国家的足联,层级分明,既有共同遵守的规则,又有适应地方特色的措施。
年初有消息传出LG欲撤资IM战队,致使IM战队陷入运营困难,不得不向KeSPA协会求助(见《赞助商撤资 IM战队断粮 主教练求助KeSPA出面调解》)。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国内小战队身上,要么寻找新的赞助商,要么结完工资直接解散,根本不会有什么调解或要求赔偿金的争论。
通过制定统一的规范,同时保障俱乐部与选手的合法权益,在发生状况时积极调解,避免混乱,这就是KeSPA协会的重要作用之一。国内电竞想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同样需要一个能协调俱乐部与选手之间关系,整顿业界乱象的组织。ACE联盟或许能算一个雏形,但他们规模有限,权限也仅止于联盟成员,对二三线俱乐部和半职业选手的困境,只能说爱莫能助,作用远远不够。看到这里,或许有玩家要猜了,这莫非又是一篇ACE联盟的枪稿?其实,笔者并非枪手,之所以会让你觉得像枪稿,是因为目前只有ACE联盟在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ACE联盟有成为电竞圈统一组织的潜力,但能不能成功,得看他们在接下来做得怎么样。TI3已经让ACE联盟饱受冲击,如果接下来还不能出成绩,只怕形势就有些严峻了。
在未来,谁能成为一统业界的组织者,仍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