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军之殇:《战地1》“尼维尔之夜”地图背后的血战

加西亚上尉
2017-08-13 20:41:08 浏览:0 0

  2017年7月20日下午3时许,很多《战地1》玩家在炮火连天中莫名其妙地集体掉线了。包括笔者在内,很多人都徒劳地反复尝试着连接EA服务器……但直到退出游戏才发现,原来一个3.9G的更新包正等着我们。

  本次更新,DICE终于加入了许诺已久的夜战地图《攻占托尔》,其背景发生在战局紧绷的1917年,发生在著名的“尼维尔攻势”之后,而后者也充当了《尼维尔之夜》的背景战役。尽管对大多数人来说,“尼维尔攻势”这个名字并不像凡尔登、马恩河以及勃鲁西洛夫攻势那样耳熟能详,但在1917年、那个僵持不下的春季,这一攻势却寄托了协约国扭转战局的希望,它的发起者甚至天真地认为,他们会一举击溃德国军队,甚至提前结束整个战争。

游民星空
官网的地图描述:1917年,贵妇小径。随着黑暗笼罩马尔梅松和苏皮尔附近的泥泞战场,法军与德军的火炮已经准备好再次支援他们的士兵,夺下这块必争之地

协约国需要胜利

  1916年,对协约国来说是惨淡的一年。一年前,关于各线同时发动攻势的计划已经完全落空,前线的僵持状态依旧在延续:而西线,法军因索姆河战役收效甚微而士气低迷,英军则因日德兰海战的功败垂成而深感失望;而在东欧战场,俄军更是因为勃鲁西洛夫攻势付出了巨大的损失,再加上刚刚加入协约国的罗马尼亚被德军横扫——这一切的一切,让协约国的士气跌落到了最低点。

  凡尔登战役苦战一年,最终法军成功守卫了凡尔登要塞,几乎将德军赶回到出发阵地。但同年,英法联军发动的索姆河战役,虽然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但并未突破德军防线,同时造成英法联军合计79万人的伤亡,成为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这给英法联军,特别是一线部队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

游民星空
《战地1》中的凡尔登地图

  当时,西欧战场是无可争议的主战场,而协约国军队的灵魂人物,则是时任法军总司令的霞飞。在前线局势日渐胶着的大背景下,法国人已经对他极端失望——按照他在之前历次战役中的部署,他总是倾向于派出大量兵力夺取几个意义有限的目标,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伤亡惨重又收效甚微。到1917年,霞飞的做法已经备受批评,而协约国更希望看到的是大胆革新的战略,勇猛积极的突击,并以此来打破前线的僵局——用后来者的话说,协约国需要一场胜利,来坚定所有人的战斗信念。

  这时,我们的主角出场了。他就是罗贝尔·乔治·尼维尔(Robert Georges Nivelle)。在约瑟夫·霞飞饱受质疑之时,尼维尔在凡尔登战役中的表现,令他成了取而代之的不二人选。在这场战役中,尼维尔指挥部队强攻德军防线,以徐进弹幕射击战术于10月24日重新夺回两座有战略意义的要塞。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法军的伤亡也极为惊人,但在将他的胜利与霞飞的迟钝相比较时,这一问题也被人们有选择地忘却了。另外,尼维尔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的母亲是英国新教徒,令英军对他青睐有加,也正是利用这一点,他不断向英国方面进行游说,以为他出任法军总司令提供助力。

游民星空
罗贝尔·乔治·尼维尔(1856-1924),值得一提的是,他曾带领一支法国炮兵部队,参与过八国联军侵华之役

把德国人打回老家去

  约瑟夫·霞飞,性格稳重,木讷寡言;虽略显迟钝,却极其坚韧,且做事非常有条理,人称"迟钝将军"。在他的主持下,法军在战前拟定了著名的第十七号计划,规定一旦法德开战,法军主力将直取当年被割让的领土——阿尔萨斯和洛林。

  正如我们所知,在普法战争惨败后,法国一直笼罩在屈辱的阴影中,报仇雪恨的意图,更是贯穿在了法国对德军事和外交的方方面面。但颇为讽刺的是,对敌人的仇恨,有时很可能会成为被敌人利用的致命弱点。在另一边,德国深知阿尔萨斯和洛林对法国意义重大,并因此设下了一个陷阱。

游民星空
1914年,在马恩河前线,排成密集队形向前线推进的法军士兵

  在1914年战争爆发时,德军故意避开法国在阿尔萨斯和洛林一线布置的重兵,而是绕道比利时,从北面长驱直入法国内陆。在1914年8月的边境交战中,法军措手不及,并差点被歼灭在巴黎城下。但在所有人都惊慌失措、前线局势一蹶不振时,霞飞还是用他那近乎迟钝的冷静沉着应战,一边撤退一边抵抗,并最终在马恩河止住了德军的攻势。

  这次力挽狂澜的经历,令霞飞笼罩上了“法国救星”的光环。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光环却变得愈发暗淡。在此后两年的作战中,霞飞虽然继续表现着那令人钦佩的坚韧,但其战术却经常劳师丧众而收效甚微。另外,他对局势的预判也不甚高明,这导致凡尔登战役初期法军陷入了极大的不利。到1916年,法国人对霞飞的不紧不慢已经忍无可忍,他们将霞飞免职的说辞有二:一、凡尔登战役事先准备不足;二、索姆河战役打得不够顺利。

游民星空
霞飞某种程度上并不能算地道的法国人,他出生在比利牛斯省一个酿酒商家庭,平时在家说加泰罗尼亚语,到了学校才说法语。上海的淮海路曾经名为霞飞路,其名称便是来自此公

  相较于前任,尼维尔则大不相同。他是个能干的军官,一个野战炮兵的优秀组织者,一个对炮兵火力表现出狂热信仰的人。1916年12月12日,他正式接替霞飞出任法军总司令。在上任之初,他就拟定了“尼维尔计划”,该计划非常符合他狂热的做派。

游民星空
在尼维尔攻势中,进行战斗准备的法军重炮,它们被尼维尔寄予了厚望

  该计划中,在北方,英军的三个集团军将率先在重镇阿拉斯附近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从而牵制德军的预备队;在这次攻势取得效果之后,四个法国集团军将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倾巢而出,以便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40公里的区域上打开一个长驱直入的缺口。另外,在主攻的、四个法国集团军的右翼,还有两个法国集团军负责配合,以保障主攻部队的侧翼安全。按照设想,依靠如此猛烈的攻势,这些部队将最会把当面的德国人扫荡一空。

  为了这场战役,协约国投入了100多个步兵师、1.1万门火炮,近1500架飞机,另外,他们还大量投入了300辆坦克——这在当时是一种决定性的武器。以上这一切,加上漫长而周密的准备,让尼维尔对战役胜利胸有成竹。

  另外,通过一组对比,也能证明法军的优势有多么明显:在主要突击方向上,法军投入了59个步兵师和7个骑兵师,5000余门火炮,1000架飞机以及约200辆坦克。而当面的德军只有27个师、2431门火炮、640架飞机。而在辅助方向上,英法联军的人员装备同样比德军多出一倍。

游民星空
法军在尼维尔攻势中投入的“圣沙蒙”型坦克,这种武器也出现在了《誓死坚守》DLC中

  事实上,这完全是一个为了一举结束战争而制定的计划。此计划一出,尼维尔倏忽之间变为“英雄的大战略家”,似乎马上就要续写凡尔登战役中的彪炳功勋,就连英国的政治家们也被他的信心与魄力所感动,甚至命令英国远征军司令黑格接受尼维尔的指挥。但这一点,却导致了英法军队的分歧,甚至影响了一部分战前准备,直至1917年3月12日伦敦的军事会议之后,尼维尔才扫清了所有障碍,并可以安下心来布置自己结束这场战争的计划。很多人坚信,他将一举把德国人赶回老家去。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地1专区

1 2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来到这里,读懂历史,品味游戏。
法军之殇:《战地1》“尼维尔之夜”地图背后的血战https://imgs.gamersky.com/pic/2017/20170813_xtn_162_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