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1》的装甲列车 后来在中国东北神秘消失?

最后的防线
2017-11-26 20:29:54 浏览:0 0

海拉尔的囚徒

  尽管日本方面宣称,上述举动也是为了保护捷克人安全撤离,但考虑到他们与谢苗诺夫的关系,捷克人仍旧从中感受到了隐隐的敌意,令情况更为棘手的是,因为战乱,许多俄籍铁路工人也来到了海拉尔,试图从当地返回国内。而这些工人中,大部分都有亲布尔什维克倾向——这就引起了日军的怀疑和猜忌。

游民星空
1900年代的海拉尔火车站——中东铁路进入中国后的第一个大站,1920年,日军曾在当地短暂夺取了“雏鹰”号的控制权

  此时,海拉尔站已经变成了一个火药桶,而1920年4月9日,日军的一次搜捕更是为它点燃了熊熊烈焰——当时,他们逮捕了8名涉嫌发动袭击的布尔什维克,这引发了俄国工人的强烈愤慨。4月10日,多次申诉无果之后,当地工人开走了全部蒸汽机车,还捣毁了站内的调车转盘。“雏鹰”号上的成员发现,由于设施完全瘫痪,他们实际是被困在了海拉尔城内,不仅如此,他们还几乎成了工人们的人质。

  就在4月10日夜间,一些喝醉的工人代表甚至宣称,如果捷克人想拿到回国所需的煤炭,就必须帮助他们对付日本军队。令情况更加复杂的是,在4月11日凌晨,张作霖的部队也来到了城内,并在“雏鹰”号旁安营扎寨。尽管他们接到的命令是调节纠纷,但事实上,这些官兵对当地的局势一无所知。由于此时恰逢东正教复活节,各方最初还能相安无事,但就在入夜之后,数百名日军却突然开出驻地,并对车站实施了武力封锁。

  按照日本方面的说法,为了避免更大的冲突,他们决定在深夜将犯人运往满洲里,但期间明显有人走漏了风声,俄国工人越聚越多,其情绪也逐渐陷入失控。

  一份日本方面的报告写道:

  “突然从人群中传来了一声‘动手吧!’的喊叫,同时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也频频响起。我军有5人受伤倒地,而其余士兵则向人群开枪。在此期间,我们还遭遇了来自铁轨一侧的不明火力。”

  此时,捷克人都被突如其来的情况惊呆了,作为“雏鹰”号的指挥官,扬·哈耶克上尉(Jan Hayek)试图观察周围的情况,但一颗子弹击穿了他的手臂,同时,密集的弹雨也落在了捷克人的宿营列车周围,最终,车上有9人在战斗中伤亡。尽管如此,日方却一口咬定,“雏鹰”号要为事件中“不明火力”负责,因为其来源与列车的位置非常接近。

游民星空
捷克方面绘制的海拉尔事件示意图,右上角的方块是嫌犯被关押的位置,中间的圆点是日军的遇袭地,而“雏鹰”号就停在靠近站台的第三车道上

  尽管射向日军的子弹大多是张作霖的部下在慌乱中发射的,但谢苗诺夫还是看到了事件的价值,他不断渲染捷克人的威胁,他的部下也添油加醋地报告说,“雏鹰”号和工人串通,用机枪和火炮向日军开火。

  最初,捷克人对这一指责不以为意,因为现场甚至没有一个弹坑——如果“雏鹰”真的火力全开,那么,其威力将不止限于打伤几名日军,而是会荡平整个海拉尔市。另外,由于囚犯们大多趁乱逃脱了,第二天,铁路工人也都满意地回到了岗位上——随着局势突然恢复平静,捷克人的警惕也在放松。

  当天晚上,军团的列车陆续启程,只剩下殿后的少数后勤单位和“雏鹰”号。但就在一夜之间,日军突然在车站周围建立了炮兵阵地,并要求捷克人交出“雏鹰”号。更为尴尬的是,此时,列车上的乘员只盼望着能安全回国,已不愿再卷入一次无意义的冲突,在无奈之下,哈耶克上尉只能放弃抵抗,与此同时,为了接管列车,谢苗诺夫的部下也开始向海拉尔集中。

游民星空
1920年春夏之交,停靠在中东铁路中国境内的“雏鹰”号,可能摄于在海拉尔被拘押时。期间,该列车差一点被日军交给了谢苗诺夫

  由于局势的混乱,军团指挥部很晚才得知了这次事件,这让他们怒不可遏,几乎在第一时间,他们便会见了沿线日军的最高指挥官大井成元中将。最初,大井对这一事件不予置评,但很快,捷克军团便向他列举了一连串敏感的事实:这其中就包括了谢苗诺夫挑拨离间的技术、其部下糟糕的军纪,以及他们对日军补给站的袭击等——这勾起了日本人许多不愉快的回忆。一名军团的参谋军官无不辛辣地批评论说:“如果想让一个敌人调转立场,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寻找另一个敌人,并激起他的仇恨情绪。”

  三周后,一份放行命令终于签发下来,但谢苗诺夫依旧在暗中作梗。在海拉尔,日军竟然宣称,放行命令可能是伪造的(他们显然是接受了谢苗诺夫的贿赂)。不过,随着事件不断发酵,协约国方面已经开始表示关切。为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对日军来说,归还“雏鹰”号已经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种必须做出的让步。

游民星空
海拉尔事件谅解备忘录上,中、日、捷克三方代表的签字

游民星空
日军代表归还“雏鹰”号时的景象,由档案附件翻拍而来

  5月30日至6月12日,捷克、日本和中方在海拉尔进行了漫长的会议,尽管各方都拒绝为事件负责,但面对压力,日军代表还是被迫屈服。最终,80名捷克官兵重新登上了列车,它的指挥官扬·哈耶克上尉宣布:“‘雏鹰’号又一次处在了光荣的战旗之下。”而就在不远处,谢苗诺夫的部下正在灰溜溜地后撤。

残阳偏师

  6月下旬,“雏鹰”号轰鸣着开过哈尔滨,并一路向着旅程的终点——海参崴进发。该列车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篇章也徐徐揭开,而且正如许多战场上的离别一样,这段日子里也洋溢着依依不舍。抵达海参崴后,一些军团成员建议将其运回国内,但这一提议却几乎引发了一场外交风波。当地的日军代表认为,这辆列车依旧是俄国人的财产,而且他们也有义务将其交还给后者的唯一合法代表——白色政权。更令捷克人失望的是,海参崴也没有能吊装“雏鹰”号的设备。最终,上述设想只能无果而终。

游民星空
在中国东北境内,两名捷克军团的成员在“雏鹰”号前留影,此时,他们的万里归国路已经走到了最后一程

  尽管如此,捷克人仍从“雏鹰”号上搜罗了大量纪念品,它们包括十多挺机枪、车内电话,以及一部分车厢铭牌。1920年5月24日,其车组作为最后一批动身的成员离开了海参崴,至于列车的军旗也被一并带走。在捷克人离开后,日军将它推进了一个名叫“烂角(Gniloy ugol)”的货场。

  尽管局势极为绝望,但一小股白军部队仍在负隅顽抗,他们由一名捷克裔将军指挥,他就是米哈伊尔·季捷里赫斯上将(Mikhail Diterikhs)。作为一名狂热的信徒,他试图借助东正教的影响力,号召全体俄国人对红色政权发动“圣战”,不仅如此,他还利用了堆放在海参崴的军事物资,并获得了一个几乎取之不竭的补给站。

游民星空
米哈伊尔·季捷里赫斯(1874-1937)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祖先是来自波希米亚的德意志人,一战期间,作为参谋军官,他参与了许多大规模战役的筹划,后来在1918年协助捷克军团发动了反对红色政权的兵变。内战期间,他试图借助宗教力量号召俄罗斯人反抗布尔什维克,但最终失败,他本人最终流亡中国,并于1937年病逝于上海

  在过去几年里,这些物资就堆积在海参崴郊区,绵延长达好几英里,它们对修复“雏鹰”号绰绰有余,但问题在于,白军真正缺乏的不是材料,而是时间和工人,这使得很多想法都只能停留在计划阶段。事实上,季捷里赫斯的政权只在当地维持了大约1年——1922年7月,在红军的攻势下,海参崴已濒临沦陷。

  此时,所有白军部队都在寻求外国政权的庇护——作为回报,他们将提供武器、黄金甚至是军事人员。而在与之达成协议的势力中,就包括了盘踞在中国东北的军阀张作霖。按照英国外交官哈罗德·波特的描述,双方的交易由一位罗马尼亚人担任中介,他将负责把军火运往哈尔滨、长春和沈阳,另一方面,张作霖则会为白军入境提供方便。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地1专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来到这里,读懂历史,品味游戏。
《战地1》的装甲列车 后来在中国东北神秘消失?https://imgs.gamersky.com/pic/2017/20171125xtn_162_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