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总部2》的纳粹黑科技 哪些源自真实研究?

最后的防线
2017-11-30 19:33:28 浏览:0 0

  而在当时的纳粹德国,霍顿兄弟又并非飞翼式战机的唯一研究者。亚历山大·利皮施博士(Alexander Lippisch)的成果同样值得一提,虽然他的作品和H. IX一样未能得到大量生产,但仍给了后人极大启发。其设计的一款战机,甚至影响了一部人尽皆知的恐怖游戏——《寂静岭》。

游民星空
亚历山大·利皮施博士,其手持的就是P13项目的空气动力学模型

  利皮施的第一个飞翼式航空器项目,是1937年建造的DFS 194,该机最初是一款纯粹的滑翔验证机,专门用来测试相关的空气动力学性能。1940年,该机安装了火箭发动机,并在8月进行了第一次火箭助推起飞——后来,世界上第一种火箭战斗机Me 163便是从该项目演化而来。

游民星空

游民星空
DFS 194的原型机及其利用火箭发动机起飞时的照片

  对利皮施博士来说,DFS 194只是一个开始。1943年5月,他被任命为维也纳航空研究所(LFW)的主任,并着手承担起超音速飞机的研制,这种飞机计划安装大功率的喷气式冲压发动机——后来从中衍生出了两个项目,这就是P12和P13。

  然而,此时,战局已对德国不利,即使地处内陆的维也纳,也时常遭遇盟国的空袭。另外,战略物资和技术人员的匮乏,也妨碍了两个项目的推进。在战争结束前,P12和P13只建成了全比例模型,风洞和滑翔测试显示,在设计上,它们完全可以成为有人驾驶的、喷气式战斗机的雏形。

游民星空

游民星空
利皮施P12(上)和P13的想象图

  为研究飞机在低速状态下的航空特性,维也纳航空研究所还建造了P13的全尺寸滑翔机——该机的代号为DM-1。尽管在战争结束时,它还没有建造完毕,但在盟国占领当局的责成下,利皮施博士还是完成了该机的建造,随后将其运往美国接受进一步的测试。

游民星空
落入盟军手中的DM-1滑翔机

  1946年,DM-1被送进了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的全尺寸风洞中,并对8种主要指标接受了详尽检验。然而,初步的测试结果却令人失望:报告显示,整个机身的升力系数偏低,但空气阻力又相对较大,同时稳定性也非常之差——这意味着,如果其竣工,甚至安全飞行都很难实现。分析报告也指出,在调整机翼后掠角度、修改外观后,该机也许可以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接近音速。

  遗憾的是,美国人对DM-1的兴趣已经耗尽了。就在这一年,美军与贝尔公司签订了超音速试验机X-1的合同,与前者相比,X-1的设计更为成熟,而且拥有更高的可靠性。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DM-1已经失去了研究价值——最终,该方案直接被美国当局所抛弃。

游民星空
在打破音速的实验中,美国人选择的是更为可靠的X-1,该机最终不负众望,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突破音速的有人操纵飞行器

  在德国和奥地利,由于盟军禁止喷气飞行器的研发,利皮施只能远走他乡。在为美国康维尔飞机公司担任了几年的顾问之后,他加入了一家知名广播公司,成了航空问题的专业解说员。1966年,他创立了利皮施研究所,并建造了RFB X-113地效翼飞行器,但在他1976年去世之前,RFB X-113都没有得到来自官方和企业的投资。

游民星空
RFB X-113地效翼飞行器,该机只生产了一架

  亚历山大·利皮施于1976年去世。直到此时,他的设计都没有一种被批量生产,但另一方面,他的实验的确为许多机型(如冷战中美国的B-58轰炸机和法国的幻影式战斗机)提供了基础。另外,由于科幻般的外形,利皮施的一些设计还成了模型爱好者追捧的对象,而在当中,就包括了《寂静岭》“三角头”的设计者伊藤畅达——按照2017年6月他在推特上的说法,“三角头”的外形,就是受到了利皮施P13喷气机的启迪。

游民星空
“三角头”设计者伊藤畅达当时的twitter留言,更多详情,可以查看本站当时的报导:http://www.gamersky.com/news/201706/913797.shtml

游民星空
从这个角度,两者确实有一点相像……

  除了霍顿兄弟和利皮施博士的设计,在谈到纳粹德国的飞翼式战机时,还有一些项目值得一提,它们在二战结束前只停留在图纸阶段。与前两者相比,这些设计更像是纯粹的概念论证,但其中一些仍然前瞻性地遇见了未来战机的潮流和趋势。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德军总部2:新巨人专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来到这里,读懂历史,品味游戏。
《德军总部2》的纳粹黑科技 哪些源自真实研究?https://imgs.gamersky.com/pic/2017/20171130xtn_162_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