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总部2》的逆天黑科技,背后的真实原型是?

最后的防线
2017-12-21 19:37:16 浏览:0 0

本文为“《德军总部2》的纳粹黑科技 哪些源自真实研究?”的续篇,介绍了纳粹德国的超级潜艇计划和核武器项目,在《德军总部2》的设定中,这两个项目同样占据了醒目的地位

超级潜艇

  在《德军总部2》中,另一个有巨大亮点的武器,是核潜艇“爱娃之锤”号。在《新秩序》中,该潜艇是德国舰队的旗舰,但后来被抵抗运动夺取,并成为了后者的秘密指挥中心。从规模上说,该潜艇几乎是一座水下的城市,其内部是如此庞大,当中甚至有一个特殊舱段,甚至直到潜艇沦陷后几个月,该舱段才被发现——而在此期间,舱内的纳粹分子一直在发送求救信号,这给抵抗组织带来了一场灾难。

游民星空

游民星空
《德军总部2:新巨人》中,“爱娃之锤”号内部舱室的设定图,在游戏中,其结构极为复杂,就像是一座水下的城市

  当然,以今天的技术水平,想建造一艘如此庞大的潜艇,都将耗尽一个国家的资源和财力,因此,与其说“爱娃之锤”号是一种基于现实的武器,倒不如说是一种臆想中的存在。但另一方面,按照《德军总部》设定中的说法,其灵感确实来自许多二战时期的设计——纳粹德国虽然从来没有能力建造如此尖端的潜艇,但他们确实曾致力于在许多领域实现技术上的飞跃。

游民星空
《德军总部》系列中“爱娃之锤”号的设定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将大部分资源都投入到了潜艇的建造上,在许多海域,它们甚至取代了水面舰队,成了唯一一种能威胁敌军海上航线的打击手段。

  然而,在德军建设潜艇部队时,他们更注重的是数量和可靠性,新技术反而被置于次要的地位。这种做法,与德国海军的尴尬处境有关,按照《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海军不能拥有任何潜艇,直到希特勒上台后,潜艇部队的重建才正式开始。在此期间,工程师们采用了大量成熟的设计,以便保证新潜艇拥有绝对的可靠性。

游民星空
反映二战德国潜艇的油画,由于性能上的限制,这些潜艇平时主要在水面上航行,只有在发起攻击时才潜入水下

  尽管这些潜艇设计陈旧,但凭借更先进的通信和鱼雷技术,在战争初期,它们依旧取得了惊人的战绩。但1942年夏季之后,由于盟国护航兵力的增加,德国潜艇的“欢乐时光”开始一去不返。另外,它们的水下航速也太慢了,被发现之后,几乎很难摆脱敌方的追击。

  为了摆脱困境,德国工程师提出了许多改进方案。其中一个方案是为潜艇安装新的动力系统,它采用了与传统引擎完全不同的设计。

  在过去,潜艇水下航行依靠的是电动机,其电力来自艇身内的电池组,但它们能提供的电力相当有限,另外,一旦电能耗尽,潜艇只能上浮,用柴油机为电池充电,这一过程相当漫长,同时也为潜艇增添了额外的危险。

游民星空
赫尔穆特·瓦尔特,他设计的发动机在二战时期未能变成现实,但今天却安装在了许多国家海军的潜艇之上

  面对这种情况,工程师赫尔穆特·瓦尔特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动机设计,其运转依靠的是高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这种物质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进而为潜艇提供强大的动力。这种设备被称为瓦尔特发动机,1941年,德国建在了一艘使用该引擎的试验潜艇,其设计水下最大航速达到了28节(约51千米/时),几乎是当时其它潜艇的三倍。

游民星空
瓦尔特设计的试验潜艇V80,该艇有着惊人的水下航速

  瓦尔特雄心勃勃,希望将该技术推广到更大型的潜艇上。1943年初,两艘XVIII型潜艇开始在船厂建造,它们便准备采用新式的瓦尔特引擎。在204吨过氧化氢的推动下,其航速可以达到24节(即44千米/时)。但随着工程推进,整个项目却遇到了瓶颈。

  问题的根源在于过氧化氢本身,这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在分解和燃烧的过程中,氢和氧气可能发生爆炸,在安全性得到提升之前,XVIII潜艇的计划最终只得放弃。

  但与此同时,另一些工程师提出了一个相对简单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增加潜艇上搭载的电池组,采用这种设计的潜艇,速度虽然赶不上XVIII型,但依旧可以大幅提升水下航速和续航时间。之前,德国潜艇只能以6节的最高航速航行不到1个小时,但安装了大量蓄电池之后,新潜艇就能以最高18节的航速连续行驶90分钟,如果以6节的经济航速,其水下续航力将达到60个小时——这个设计后来被命名为XXI型。

游民星空
在《猎杀潜航4》的资料片中,玩家便可以操纵XVIII型潜艇,在紧急时刻,玩家可以启动艇上搭载的瓦尔特发动机,以摆脱敌舰追击,或追上盟军的舰艇编队

***

  XXI型潜艇的图纸于1943年7月完成,首艇计划在1944年交付。在设计上,工程师们基本沿用了XVIII型的结构,只是把存放过氧化氢的舱室腾空,并布置了更多的蓄电池。但需要指出,尽管设计思路相对传统,但XXI型上依旧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

游民星空

  之前,当一艘老式潜艇发现大量攻击目标时,它只能射出发射管内的鱼雷,然后撤退,因为在这些潜艇上,鱼雷是完全依靠人力装填的,整个操作非常费时。另外,在之前的德国潜艇上,一部分备用鱼雷还被安置在了舱室和耐压艇壳之间,在遭遇深水炸弹攻击时,它们很容易被引爆,这就给潜艇带来了额外的危险。

  但这些问题在XXI型上都不复存在了。在设计中,其鱼雷都存放在了舱室内,同时,该艇上还装了一个半自动的液压装填系统,可以将备用鱼雷在短时间内装填完毕,另外,XXI型还安装了最先进的雷达和声呐探测装置,它们可以准确发现9公里外敌方舰艇的位置。以上这一切,使XXI型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款真正意义的现代化潜艇。

游民星空
XXI型潜艇的设计图,艇身中部密密麻麻的网格,就是艇上搭载的电池组

  除了XXI型之外,德国技术人员还在战争末期推出了一种小型沿海潜艇——XXIII型,该潜艇的排水量之有XXI型的不到三分之一,只能携带两枚鱼雷,但艇内同样安装了大量的电池组,德国人希望,在XXI型开往远海的同时,相对较小的XXIII型可以用于守卫近海,或是袭扰英国的海岸地区。

游民星空
XXIII型潜艇的侧视图和俯视图,该型潜艇比XXI型小得多,主要用于近海地区

  在战争结束前,共有超过150艘XXI型和XXIII型潜艇竣工,不幸的是,由于建造仓促,许多潜艇出现了严重的技术问题,在1945年时,只有一小部分真正具备了战斗力。其中,XXI型没有取得任何一个战果,其中一艘在逼近盟军舰队时,他们突然接到了德国投降的消息,因此只能上浮放弃攻击。XXIII型在英国沿海击沉了几艘商船,但这同样对战局于事无补。

  事实上,这些潜艇唯一发挥的作用,就是为美苏两国的冷战潜艇提供了技术参考。在战争结束后,其中一部分完工的XXI和XXIII型被战胜国瓜分,各方都从中获得了大量技术上的启示。

游民星空
1944年,一艘新竣工的XXI型潜艇

游民星空
1945年,盟军在德国西北部一处满目疮痍的穿肠内,前方的船台上就有三艘未完工的XXI型潜艇。和战前的做法不同,XXI型采用了分段的方式建造,其中各个舱段在内陆地区组装完毕,然后在船厂进行组装,并安装各种设备,这种做法可以大幅提高潜艇的生产效率

  另外,随着德国战败,一些更前卫的设计也注定失去了投入战场的机会。事实上,尽管在XVIII型的设计宣告失败,但德国人并没有放弃在潜艇上安装瓦尔特发动机的尝试,由此诞生了另一个新型号——XXVI型潜艇。与XXI型相比,XXVI型的尺寸只有不到其三分之二。但该潜艇却搭载了更强大的武器,它们包括了10具鱼雷发射管,其中四具位于艇首,六具位于潜艇侧面,管口朝向斜后方。这种设计被称为“施内管风琴(Schnee Organ)”。

游民星空
XXVI型潜艇的结构图,艇身中部、面向斜后方的鱼雷发射管,就是所谓的“施内管风琴”

  “施内管风琴”的名称来自设计者阿尔达伯特·施内少校,他同时也是一名潜艇王牌。按照施内的设想,在安装这种装置之后,不仅潜艇一次发射的鱼雷数量将会大幅度提升,而且潜艇也再不必需要再像之前一样,用艇首对准目标。另外,按照施内的设想,这些安装在侧面的发射管是可以发射制导鱼雷的,它们对摆脱舰艇的追击尤其有用。

  除此之外,得益于瓦尔特发动机,XXVI型同样拥有引以为傲的速度,在水下,它的时速可以达到46千米,水面的最高时速也有33千米,其最大的下潜深度超过了300米,这在当时是个惊人的数字。

  XXVI型最初计划建造100艘,其中第一批预计在1945年夏季之后陆续竣工,而到1945年底,其产量将达到顶峰,即每个月12艘。但在二战结束前,只有四艘XXVI型正在建造,其中没有一艘下水或服役。除了XXVI型之外,另外值得一提的项目是XXIX H、XXX和XXXI型,其中前者是一个中型潜艇设计,上面采用了流线型的艇身,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下阻力,另外,这种外形还可以减少声呐产生的回波,从而保证潜艇航行的隐蔽性。

游民星空
XXIX H型,计划采用更为流线型的庭审,以提高水下航行速度,该潜艇的武器为六具鱼雷发射管

  至于XXX和XXXI型则可以被看做是XXI型的升级版,这些潜艇虽然不打算安装瓦尔特发动机,但采用了改进型的艇内结构,并计划安装更强劲的动力系统和武器。其中,在XXX型潜艇上,电池舱占据了内部舱段大约三分之二的空间,这为其提供了更强的水下续航能力,而XXXI型上则破天荒地安装了12具鱼雷发射管。这使得它可以对敌军船队发动毁灭性的攻击。然而,由于德国在1945年战败,这些概念都失去了变成现实的机会。

游民星空

游民星空
XXX型和XXXI型潜艇的结构图,在战争结束时,它们都处在设计阶段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德军总部2:新巨人专区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来到这里,读懂历史,品味游戏。
《德军总部2》的逆天黑科技,背后的真实原型是?https://imgs.gamersky.com/pic/2017/20171221xtn_162_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