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芬兰用什么枪,在1940年打残了苏联红军?

阿富汗上空的鹰
2018-01-10 19:42:03 浏览:0 0

  从KP/-26到KP/-31的完善在1930到1931年之间完成,而芬兰政府是埃莫的第一目标客户,可惜芬兰国有的VKT工厂不具有生产这种全新的冲锋枪的能力。于是,埃莫就将生产许可证卖给了私营的蒂卡科斯基公司(Tikkakoski),Konepistooliosakeyhtiö公司也就此解散。

游民星空
1936年开始生产的70发弹鼓,尽管它可以塞进大约71发子弹子弹

游民星空
70发弹鼓设计图

  即便如此,KP/-31的改进工作仍在继续。埃莫在Konepistooliosakeyhtiö公司的合伙人之一,科斯金中尉,依旧在自行设计或改良索米的配件。在1935年,他开发了一款“70发弹鼓”。简单的来说,这个弹鼓相当于把两个35发弹匣掰弯了以后粘在一起后被一个强力弹簧顶着。这可以说是完美适配KP/-31的弹鼓,坚固,顺手,相对可靠而且空载的重量和之前的40发弹鼓一样。该弹鼓在1936年开始由蒂卡科斯基公司开始生产,在1938年总计获得49000个订单。考虑到在1939年的冬季战争中,芬军仅有不多于4000支的索米,弹匣的数量可以说是绰绰有余的。

游民星空
50发的“棺材”弹匣

游民星空
“棺材”弹匣的设计图

  芬兰的好邻居瑞典也购买了KP/-31的生产许可证,但他们并不喜欢那70发的弹鼓的过大的重量。来自Linde AB公司的工程师设计了一款全新的四排供弹的弹匣。这个单匣相当于将两个20发弹匣黏在了一起,因为其较厚但和之前的20发弹匣长度基本一致而被称为“棺材”弹匣。因为其锥形的弹簧,“棺材”可以在特殊工具的帮助下多塞一些子弹。芬兰人很快就看上了这款轻便且易于生产的弹匣,在冬季战争时少量购进了250条,并于1940年购买了生产许可证。尽管存在装弹手感糟糕的缺陷,在1943年停产前,依旧有120000个弹匣出厂。

  尽管不乏创意和先进之处,但需要指出的是,作为脱胎于MP18 I的“第一代冲锋枪”。索米因为没有使用点焊或者冲压技术,而赢得了坚固耐用的名声,但其代价也很明显:又重又贵。那么有没有一把枪既好用又便宜呢?继续战争时期,芬兰人盯上了苏联人的PPS-43,将其仿制。这款名为Kp m/44的枪成本仅为749芬兰马克——约是KP/-31的一半。如果进行大规模量产,价格甚至可以到KP/-31的四分之一。

游民星空
除了口径改成了9毫米,并可以装进70发弹鼓,Kp m/44的设计基本和PPS-43一致

死神:冬季战争中的KP/-31

  1939年,苏联人和德国人签下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和德国瓜分完波兰后,苏联人将目光瞄准了他们的邻居:芬兰。这个仅仅和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32公里之遥的国家一直视苏联为其唯一的假想敌,其政策也一直亲近德国。斯大林认为芬兰是德国入侵苏联的重要跳板,决定打一场像德国闪击波兰一样的闪击战,彻底地击溃并占领这个小小的国家——毕竟,T-26骑脸怎么可能会输?但现实并不像斯大林想象的一般顺利。尽管芬兰最后失去了11%的领土、30%的经济资产和12%的人口,但苏军和芬军的交换比却达到了惊人的4.6:1。

游民星空
冻僵了之后用于指路的苏军

  在谈论“索米”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前,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冬季战争中苏联和芬兰士兵的区别。苏联在冬季战争中的兵源主要是来自乌克兰等南部加盟国的应征兵,他们之前可能是农民或者工人,甚至没碰过枪。来自南方的他们也很难适应北欧那动辄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和苏联士兵不一样,许多芬兰士兵祖祖辈辈都是猎人,不仅枪法精湛,也可以在严寒中像埋伏猎物一样埋伏苏联人。当然,在苏联士兵里也有来自西伯利亚的猎人,但直到1940年,乌克兰人始终是侵芬苏军的主体。

游民星空
被芬兰人瘫痪的苏联车队

  在部队方面,苏联投入了许多摩托化的作战单位,但它们只能规规矩矩地走几条劣质公路;芬兰人则拥有专门的雪橇部队,这些越野滑雪的高手在雪地里有极佳的机动性。芬兰的滑雪部队往往在苏联人放松的时候出现,抢先发动袭击,然后在敌人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迅速撤离,只留下一地弹壳和一帮哀嚎的苏联应征兵。

游民星空
遭到伏击的44师,注意右边两位在腰射索米

  在对付沿着公路突击的苏联人时,芬兰人一般使用“木材”( motti )战术。这个有趣的名字主要是将苏军比喻成一整块木材,需要将他们一块一块的切成足够小的部分才能扔进火堆里。这个战术的关键则在于持有冲锋枪的高机动滑雪步兵将敌军切断,而对于芬兰来说,KP/-31“索米”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来自乌克兰的第44步兵师是这个战术最大的猎物。在1939年的冬天,普通苏联步兵的主要装备还是老旧但可靠的栓动莫辛-那甘步枪,没有可以和KP/-31“索米”所媲美的冲锋枪。这个师的摩托化纵队在前往支援同样被包围的163步兵师时遭到了突然袭击,一周内损失了超过4000人,并丢弃了大量的装备辎重。“索米”完全对得起“死神”这一称号,如果没有这么一款有效可靠的武器,苏联人的伤亡可能会大大降低。

游民星空
尸横遍野的第44步兵师纵队,战后,该师的师长、政委和参谋长都因渎职而被处决了

结语

  “那些可以被贴上标签、包装、进行大量生产的东西既不是真理也不是艺术。”马蒂·鲁宾的这句话很合适评价索米:她既不是不可替代的真理也不是追求完美的艺术品。埃莫设计“索米”的初衷是替换过于昂贵的M/20,而不是找出一把比M/20更加精准的冲锋枪。“索米”虽然最终只生产了八万余支,但依旧是一把进行过大规模量产的武器,难以被称作精细的工艺品。诚然,索米在“第一代冲锋枪”中属于较为精准的,但和传统栓动步枪比起来还是差了一截,其巨大的重量也让她称不上小巧灵活。

  但这把来自芬兰的冲锋枪让世界看到了冲锋枪的价值,更是让苏联开始重视冲锋枪的运用。她或许不是最好的冲锋枪,但她展现了冲锋枪的潜力。作为一代名枪,我们不应去神化“索米”,也不可贬低她的历史地位——是她揭开了冲锋枪时代的帷幕。


游民星空

上一页 1 2 3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来到这里,读懂历史,品味游戏。
小小的芬兰用什么枪,在1940年打残了苏联红军?https://imgs.gamersky.com/pic/2018/20180110xtn_162_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