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最强冲锋枪”波波沙:备弹71发 德军人见人怕

阿富汗上空的鹰
2018-02-04 19:54:22 浏览:0 0

冬季战争的教训;PPD-40

  “武器必需被尽可能的接近前线,以保证可以在一瞬间发挥出最大火力”是美国战争部在1942年对冬季战争的分析,也是苏联人用鲜血学到的教训。他们很快就意识到了冲锋枪在现代作战中的效用,并开始准备量产冲锋枪。现役的PPD-34是脱胎于MP-28 II的“第一代冲锋枪”,复杂的制作工艺让她难以进行批量生产,即使是改进型号PPD-34/38也需要大量的机床加工,这对苏联较为落后的技术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于是,在1940年,捷格加廖夫对PPD-34进行简化处理,PPD-40就此诞生。

游民星空
PPD-40

  PPD-40和其前身PPD-34外观上最大的区别时其一分为二的枪身和新型的弹鼓。不同于PPD-34/38,PPD-40不能使用弹匣,而只能使用弹鼓。这些弹鼓取消了“供弹管”,直接卡在前后枪身之间;其枪管散热器则保留了PPD-34/38的款式,但散热孔较长较少。像很多苏联的武器一样,PPD-40枪管镀铬,以方便在使用含有腐蚀性推进药的弹药后进行清洗。在内部结构上,捷格加廖夫取消了PPD-34多余的撞针保护装置:撞针在PPD-40里只是一个简单的凸起,降低了加工难度。但无论怎么改进,PPD-40依旧属于“第一代冲锋枪”,几乎所有部件都是铣削而成,依旧难以大规模量产。

游民星空
帮助生产PPD-40的女孩

  在1940年,苏联人生产了总计81118支PPD-40。在1941年,PPD-40则在被PPSh-41取代前生产了5868支。和很多苏联武器不一样,PPD-40并没有在其他红色阵营国家生产过,每一支都可以保证是苏联原装的。得益于其较小的产量,PPD-40较为罕见,在国际收藏市场上一支品相极佳的PPD-40售价可达近两万九千美元。

游民星空

  但是苏联人不需要一支艺术品,他们需要一支可以快速生产,廉价且可靠的武器。当他们最大的假想敌——德意志第三帝国开始大规模装备使用冲压技术的MP40时,苏联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招标,寻求一款类似的冲锋枪。

冲压技术的胜利;PPSh-41

游民星空
格奥尔基·谢苗诺维奇·什帕金,54岁就死于胃癌

  苏联地大物博,设计师也不只有捷格加廖夫或者托卡列夫。在众多设计师中,什帕金可谓是社会主义系统的模范人物:出身农民的他在参军之后凭借自己的才能,在1920年后参与了许多武器的设计。在1922年到1938年,他为捷格加廖夫设计的重机枪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弹鼓,从而推出了著名的德什卡重机枪。在1940年夏天,他开始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冲锋枪上,并且在1940年八月设计出了原型枪。

游民星空
苏联空军王牌阔日杜布和设计师施普塔尼,施普塔尼曾设计出了著名的施瓦克机炮

  在竞标中出现了其他设计师,其中包括了施普塔尼和捷格加廖夫。竞争十分激烈,施普塔尼的样枪尽管只有全自动模式,其准确度依旧比捷格加廖夫的高71%,比什帕金的高23%。尽管施普塔尼样枪性能上十分出众,但其生产难度极大:和捷格加廖夫的设计方案一样,其包含了95个部件,大于什帕金的87个部件。另外,什帕金样枪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是三者中唯一大规模运用冲压工艺的枪,其枪匣和散热器皆是冲压而成,这极大地缩短了生产时间:按照当时的估计,生产一支施普塔尼需要25.3个工时,一支捷格加廖夫冲锋枪需要13.7个工时,而一支什帕金只需要5.6个工时(尽管后来大规模生产时,发现这一推测有误,实际大致需要7.3个工时)。

游民星空
PPSh-41,常被国人称为波波沙

  在1940年12月21日,什帕金的设计方案正式被人民委员会国防组委会接受,定型为“什帕金冲锋枪系统,1941型(Submachine gun of the Shpagin System, Type 1941)”,或者简单的PPSh-41。该枪在1941年秋天开始量产,到了1942年的春天每日产量可达3000支。事实上,苏联人在1941-1942生产了160万支PPSh-41,而MP40在二战的总产量只有大致87万支。

游民星空
工厂在进行最后一步检查

  除了大量应用冲压工艺,PPSh-41的结构也极大地促进了大规模量产。即便是最难生产的枪管,也可以发现可以被切成两半并调整枪膛的莫辛-那甘的枪管所取代。和当时其他冲锋枪一样,PPSh-41采用了开放机匣自由枪机的结构,基本上就是一个钢坨被弹簧驱动着前后运动撞击底火来激发子弹。和KP-31“索米”那复杂的闭气阀不同,波波沙简单的使用了一块革制的缓冲器来保证可控的射速。这个颇为“复古”的设计成了PPSh-41最难生产的一部分,苏联人多次尝试用其他东西替代它:他们尝试了人造复合材料,但情况雪上加霜;他们还尝试了橡胶材料,但在橡胶冬天会冻住,无法提供缓冲——最后,苏联人只好不情愿地继续使用皮革。

游民星空
革制缓冲器就是最右侧的那个垫片

  PPsh-41的枪口设计也颇为独到,散热片伸出了枪口并有角度的前置于枪口。这个设计起到了补偿器的作用,不仅抑制了枪口上跳,还降低了后坐力,让PPSh-41比PPD-40全自动射击时更精准70%。即便该设计让枪口火花变得更大更明显,它依旧因为让全枪更容易控制而受到了红军战士的欢迎。

游民星空
简易的枪口补偿器

  除开那标志性的散热片,PPSh-41最大的特征无疑是她那与众不同的弹鼓,事实上早期的PPSh-41只配有71发弹鼓,没有弹匣。这些弹鼓和PPD-40上的弹鼓除了进弹口部分基本是一样,而PPD-40的弹鼓基本上是KP-31“索米”的仿造品。从某种程度上,PPSh-41确实是仿造了“索米”,至少在弹鼓上他们是几乎完全抄袭了科斯金上尉的设计,而且仿制的很糟糕。当弹鼓天生的不可靠配合上了俄式粗犷量产,不难想象PPSh-41的弹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供弹,不少苏军士兵为了避免让弹鼓内的弹簧因为压力过大而失去弹力,不得不少装一些子弹,削弱了弹鼓最大的优势——火力持续性。

游民星空
PPSh-41弹鼓内部构造

  除开弹簧的问题,PPSh-41的弹鼓还面临着其他问题。PPSh-41早期的弹鼓的厚度仅为0.5毫米,这些薄薄的铁皮很难在磕磕碰碰中保持原来的形状,这会导致里面的子弹被卡住。同时,尽管已经被简化以利于量产,弹鼓的产量也构成了显著的生产瓶颈:苦于没有足够的弹鼓,许多PPSh-41只能在仓库里吃灰。

  迫于形势,苏联当局在1942年2月开始生产一种简单的35发曲线弹匣。但和弹鼓一样,这些弹匣的厚度仅有薄薄的0.5毫米,极易被战场的残酷环境所破坏。好在苏联当局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1942年11月将弹匣的厚度增加至1毫米并在1944年内逐渐将弹鼓的厚度同样增加至1毫米。

游民星空
弹鼓需要编号以保证正常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人始终都没有解决PPSh-41弹鼓的通用性问题。因为生产上的公差较大,不是每一个弹鼓都适用于每一把PPSh-41:如果枪的编号和弹鼓的编号不同,弹鼓会很难卡进去或者取下来,严重的会导致卡弹,如果你的枪是早期型号,甚至可能打到一半时弹鼓就从枪上掉下来。

游民星空
1942年斯大林格勒;正在进行攻坚的红军战士,全部使用弹鼓波波沙

  其实也不难理解,当整个国家几乎沦陷时,对数量的要求肯定高于质量。得益于芬兰人对质量的要求,这款弹鼓的原型——KP-31“索米”的70发弹鼓几乎从来没有关于可靠性的抱怨。这侧面的证明了可靠性差的原因不是弹鼓设计太差劲,而是大规模量产时不可避免的阵痛。事实上,弹鼓因为其较好的火力持续性,即便其可靠性较差,在整场战争中依旧十分受到士兵的欢迎。

游民星空
左边为PPSh-41的弹鼓;右边是KP-31的弹鼓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第一次有了为大规模生产而设计的冲锋枪,又有了可靠轻便的弹匣。两件快乐的事情重合在一起,而这两份快乐,又给我带来更多的快乐。得到的,本该是像梦境一般幸福的时间……但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脱离白学现场,尽管PPSh-41是一款可以快速量产的武器,但苏联人还是认为不够快。在1942的武器竞标中,苏达耶夫的设计以只需PPSh-41一半的工时和原材料而中标,最后发展为PPS-43,成为苏联二战期间最便宜,也是最后一款量产的冲锋枪。作为苏联第二代冲锋枪的究极进化体,可谈的内容实在太多了,故不多说了。

游民星空
PPS-43,被称为二战最优秀的冲锋枪也不为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来到这里,读懂历史,品味游戏。
“二战最强冲锋枪”波波沙:备弹71发 德军人见人怕https://imgs.gamersky.com/pic/2018/20180204xtn_162_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