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分子:波涛上的史诗 跨洋巨轮的百年兴衰

最后的防线
2016-01-07 20:49:45 浏览:0 0

  1837年7月19日,在布里斯托尔的帕特森船厂,从脚手架中浮现出一个巨大的船影,在漫长的建造后,巨轮“大西方”号即将下水。对人类的工业史来说,这也是一个被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不只是因为“大西方”号是最早一艘专为横渡大洋而建造的蒸汽船,而是在过去,从来没有这样一艘船凝结了如此尖端的技术和如此豪迈的野心。随着预示下水的香槟摔碎——在那个多雾的星期三清晨,大西洋班轮的史诗揭开了它的序幕。

一位野心勃勃的工程师

  在当时,关于这艘巨轮的消息充斥着报纸的头版头条,但人们的称赞不只献给了“大西方”号,还有它的设计者布鲁内尔本人。毫无疑问,布鲁内尔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直到今天,他的铁路、桥梁和轮船仍在影响着我们。但这位技术天才也有超出时代的远见,当1837年,大西方铁道公司准备将业务延伸到英国西南部时,身为首席工程师的他立刻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仅仅延长铁路是不够的,公司还应在终点建造一条横渡大西洋的船,这艘船的船舱必须容纳下一列火车,从而使铁路公司的业务扩展到整个美洲。

  这一观点在当时可谓相当激进,但铁路公司董事会中的有识之士却注意到,这反映了交通业的发展趋势:毕竟自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完成,新旧大陆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大西洋航线俨然成为世界的动脉,对企业而言,其背后蕴藏的利润自然是极端丰厚。

游民星空
“大西方”号——布鲁内尔的杰作,其排水量达到了空前的1300吨,在下水时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蒸汽船。

  最终,董事会批准了整个计划,“大西方”号于1837年7月19日正式下水,尽管将火车开入船舱的设想被放弃了,但它并没有让自己的设计者蒙羞:1838年4月8日,“大西方”号搭载着旅客,开始了与英美蒸汽轮船公司的“天狼星”号的较量。在14天又12小时后,“大西方”号到达纽约,比对手足足快了4天,而船舱里还剩有200吨煤。这证明了只要拥有适当的存储空间,更大更新的轮船便能更有效地在大西洋航线上服务。

  然而,布鲁内尔并不满意,他追求的不是一艘纯粹的大船,而是一座工业时代的通天塔。在功成名就后,他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这件事上来——“大西方”的成功更让他踌躇满志。1851年,他向东方轮船公司提交了一份原始蓝图——这艘新船的尺寸将是“大西方”的12倍,这个激进的方案也引起了激烈争论,但布鲁内尔的论证雄辩有力:虽然大船的建造成本高,但载重量也大,单位货物的成本反而低于小型轮船,同时,其硕大的身躯本身就是一个广告,其吸引乘客的宣传价值几乎不言而喻。

游民星空
伊桑巴德·布鲁内尔(1806-1859),“大东方”和“大西方”的设计者,同时,他还主持修建了大西部铁路,和泰晤士河河底隧道等划时代的工程

  1854年2月,新船在伦敦开始建造。无论从任何角度考量,这条船都达到了那个年代的极致:五台蒸汽机中的四台驱动一对6层楼高的明轮,一台驱动直径7.3米的螺旋桨;此外还有六根桅杆,被戏称为星期一至星期六。

  为了建造这艘名为“大东方”的巨轮,船厂聘请了近2000名雇员,他们每天要在嘈杂声中铆接数百个螺钉,并付出了汗水、鲜血甚至是生命。1889年的拆解期间,人们从船底发现了两具骷髅,它们是在建造期间跌落船底的童工。

游民星空
建造期间的“大东方”号

  也许正是冤魂作祟,这艘巨轮从建成伊始就厄运连连:首先是船开工之前,船厂遭遇了严重的火灾;船开工后,布鲁内尔事无巨细的工作作风令建造建造近战迟缓。最终,船台上的“大东方”号连同整个公司被银行接管,在下水前几天,一名铆接工人从高处失足摔死,这一连串事件仿佛都预示了“大东方”号前途晦暗。

   1857年11月7日,下水礼举行,为让整个仪式更加醒目,布鲁内尔采用了用铁链把船拉入水中的方式,这增加了操作的危险性。同时,公司还将船名临时改为利维坦,即圣经中的海中巨兽——但海中巨兽是无法为人类控制的,“大东方”号也一样。在滑行了四码后,意外发生了:一个绞盘承受不了巨大的力量飞脱,使五名工人受伤、一人死亡,布鲁内尔因此备受批评。最终,在折磨了近90个日夜后,1858年1月30日,这条巨轮终于第一次以漂浮的状态示人。

游民星空
完工后的“大东方”号,其长度达到了211米,能搭载至少4000人,但由于运营不善和种种市井传闻,它从未以满载的状态运行过。

  日益拖延的工期让银行决定出售这个烫手山芋。1859年,伟大航运公司(Great Ship Company)买下了它,在首航准备期间,布鲁内尔登上了这个让他心力交瘁的作品,选择好了他的房间,但每况愈下的身体却未能让他参加随后的首航仪式。在航行中,这条新的海洋主宰表现得非常平稳,似乎已经摆脱了所有的厄运,但1859年9月9日,意外还是发生了:轮机突然爆炸。而在六天后的晚上,伟大的布鲁内尔也因中风溘然长逝。

  于是颇为自然地,股东和民众只看到了它的笨拙,“大东方”号时常空船而来,空船而去,让投资方因此血本无归;而苏伊士运河的竣工则成了另一大打击——这条运河能极大缩短前往远东的航行时间,但“大东方”号却因体型肥硕而无法通过。

游民星空
退役后的“大东方”号,当时它被搁置在英国的利物浦

  1864年,“大东方”号被出售给大西洋电报公司,1864-1873年,它铺设了横跨各个大洋的海底电缆。这项工程充当了“大东方”号品质的证明,但时间总会留下疤痕,在1870年代,这艘巨轮的主结构开始生锈。从1883年开始,它被闲置在英国本土,并度过了最后的岁月——拆解这条全球最伟大的船耗费了近两年的时光,总计350万个工时。

浮动的通天塔

  虽然“大东方”号的一生并未达到布鲁内尔的期望,但从诞生到消失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它的光芒都将竞争者们笼罩:比它更大的船要等到它下水后的48年,直到1890年才有比它更长的船只诞生,在这段中间期,船的名字就像稍纵即逝的流星,只有跨越大西洋的速度纪录被反复刷新。在1860年代,横跨大西洋大至少需要两周,在189年,新型蒸汽机的应用将其缩短到7天。同时,从乘客中分化出不同的人群,有些是公务旅行,有些是度假,而更多的是前往新世界寻找机会的人们,巨大的利润从他们身上诞生。

  在最庞大的船只上,舱室被再次细分,形成了头等舱、二等舱、旅行舱和统舱,贫困和富裕在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靠近引擎的舱室宛如贫民窟的翻版;而在头顶的两层甲板之上,富商巨贾们可以毫无顾忌地炫耀他们的财富。到19世纪末,技术的进步终于赋予人们超越“大东方”号的雄心,而此时,英国两家顶尖的航运公司——白星和库纳德——竞争正濒于白热化,它们都财大气粗且野心勃勃,希望能凭借“最伟大的船”名垂史册。

游民星空
白星公司的“海洋”号,它兼具奢华与庞大,并且开启了新一轮的超级巨轮竞赛

  白星公司的“海洋”号是继“大东方”之后第二艘堪称伟大的班轮,它从下水时便拥有最大和最快的桂冠,而浮华的装修风格,更让它在崇奢竞侈的19世纪显得光彩夺目。“海洋”号的装潢是别具一格的,头等舱布置着高档家具,二等舱的外墙涂抹着亮白色的珐琅漆,铁木结构的桌椅表面覆以柔软的混纺外套,地板上铺以漆布与毛毡,一切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这种模式后来成为“泰坦尼克”号陈设的范本,一名记者甚至受宠若惊地写道:“其三等舱比其它客轮的头等舱更胜一筹。”

  库纳德以迂回的方式回应了这种挑战,他们的班轮给人的印象不深,但有一点令对手望尘莫及,那就是经济性:他们的船能搭载更多乘客,而造价却明显更低。不仅如此,库纳德还拥有30年无事故死亡的记录,这一奇迹源于领导者的审慎。有生之年,公司的总裁老库纳德始终这样告诫船长:“速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走好自己的路”。

游民星空
德国人在世纪之交建造的“威廉大帝”号,它从英国人手中夺取了“最大”和“最快”的桂冠,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四座烟囱中有一座纯粹是装饰,因为当时的旅客普遍认为,烟囱多是速度和安全的标志

  然而形势在发展,激烈的竞争让库纳德的稳健显得古板可笑,而德国公司的异军突起更打破了英国航运两分天下的格局。19世纪末,德意志的崛起无人能挡,而这个帝国又恰恰拥有一位自负的皇帝——这就是1888年即位的威廉二世。在他眼中,航运又不只是一项事业,更是民族尊严的象征,作为结果,德国客船队飞速膨胀,1897年5月,北德意志-劳埃德公司的“威廉大帝”号在什切青的伏尔铿船厂下水,它将横跨大西洋的记录刷新到不足6天。然而人们在赞誉的同时也注意到,德国人的骄傲并非尽善尽美——超大号的蒸汽机会带来剧烈摇晃,被谑称为“鸡尾酒调酒器”,这让它很不受乘客欢迎。英国人于是嘲笑德国人的过失。

  但在嘲笑的同时,英国人也认识到,德国版的诺亚方舟迟早会出现,自尊心的驱使让他们决定打一场预防性的“战争”。这要求船厂抢先行动,在政府的补贴下,库纳德订购了两艘举世无双的船,它们被命名为“卢西塔尼亚”和“毛里塔尼亚”。当时的报纸的写道:“人们将其视为人力不能及的奇迹,它们的庞大超出了所有权威观点的预测。”

游民星空
“卢西塔尼亚”号,其排水量是“大东方”号的三倍,“威廉大帝”号的两倍,在一战期间,该船被潜艇击沉。

  “卢西塔尼亚”号于1904年8月开工,1906年6月下水,“毛里塔尼亚”号1904年8月18日开工,1906年9月20日下水,但与夸张的尺寸相比,真正具有革命意义的部分是其安装的涡轮发动机,这在当时是一个赌博又是一个创举。

  在发动机低沉有力的轰鸣声中,从1907年到1909年间,“卢西塔尼亚”和“毛里塔尼亚”交替刷新着航行速度记录,这一成绩整整保持了20年。与此同时,为白星公司服务的贝尔法斯特船厂也竖起了一座钢铁的森林,这艘兴建中的、名叫“泰坦尼克”号的船不仅充当了英国人的骄傲,还树立了一个不容置疑的权威:因为到完成时,它呈现的与其说是宏大,不如说是一种压迫性的威慑。这不仅表现在冷冰冰的尺寸数据上,还有许多让人细思恐极的细节上,比如它11层楼高的船体一共用了300万个钉子,累起来能堆成一座几十米高的山丘。

游民星空
贝尔法斯特船厂的工人与“泰坦尼克”号的螺旋桨合影

  于是便有了“泰坦尼克”永不沉没的传言,因为它是如此庞大。但在100多年前那个漆黑的夜晚,一座冰山便粉碎了英国狂妄的自尊。当史上最悲壮的海难上演时,人们纷纷逃难,但船上的首富阿斯特却晃动着杯中的威士忌,轻描淡写地对侍者说:“我只要了一杯冰块,这也太浪费了。”总之,他拒绝登上救生艇——最后,人们看到他被倒塌的、17米高的烟囱砸死。

游民星空
德国人建造的“帝王”号,威廉二世支配海洋野心的象征,但在该船服役生涯中,却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敌国”的旗帜下度过的

  虽然“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敲响了警钟,攀比的欲望却压倒了一切。“泰坦尼克”沉没后,利物浦、汉堡和贝尔法斯特的船厂里诞生了一艘又一艘更伟大的船,它们被冠以一个又一个更伟大的名字。作为“泰坦尼克”的姐妹船,“奥林匹克”和“不列颠尼克”依旧在同一条航线上飞驰,而很快,两者又不再受人敬重:作为德国人野心的具象化,“帝王”、“俾斯麦”和“祖国”号的吨位都突破了50000吨,拥有容纳4000名乘客和1200名船员的舱室,而“泰坦尼克”三姐妹只有46329吨,看上去俨然一群侏儒。

游民星空
“帝王”号的船首特写,其雄鹰的翅膀被大西洋的风浪冲毁,但在下面的地球上,仍然能看到用德文写成的格言“地球就是我的领土”

  心高气傲的英国人决定迎接德国人的挑战,库纳德宣布它的新船“阿奎塔尼亚”号将比“帝王”号长1英尺。作为应对,“帝王”号在船首安装了一只翱翔的雄鹰,令船体又加长了9英寸。雄鹰下方的铭文清晰无疑地写道:“世界就是我的领土。”此时,德国人的霸权似乎触手可及。但就在这艘船下水后不久,鹰的翅膀便被雨打风吹去,至于那句格言也成了一个笑柄:在一战结束后不久,“帝王”号被作为战争赔偿转交给英国。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泰坦尼克号:荣耀专区

1 2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知识的深度和锐度是一种力量。
姿势分子:波涛上的史诗 跨洋巨轮的百年兴衰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6/20160107191324783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