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展开很多人叫侠客军称之为“土匪”,因为他们不事生产,打家劫舍,而笔者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玩家与侠客军之泾渭分明,更像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区别,详述如下。
1“土匪”野外作战力强,行军消耗士气慢,补兵速度快,玩家依靠城防九宫八卦优势。这就如同蒙古骑兵在平原地区与宋朝军队交战,如入无人之境,对应的是“土匪”野外作战能力强这一特点。蒙古骑兵除了骑射能力举世无双之外,长途奔袭更是其可怕之处,蒙古西征之时横扫欧洲诸国,被称为黏在马背上的人,就是因为蒙古骑兵可以做到三天不下马的急速行军,这就对应了“土匪”长途行军消耗士气慢。而游牧民族,全民皆兵,放下武器是牧民,拿起武器是战士,征兵只在一瞬间,与游戏中侠客军征兵速度快又非常符合。玩家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拥有分城——也就是十支部队,在部队数量上有优势,这就如同历代中原王朝也许单兵作战能力不如游牧民族,但在军队数量上是远远超过游牧民族的。而玩家之九宫八卦,就如同南宋末年,横行无忌的蒙古大军十余年未曾攻破襄阳,正是依赖城防之坚固。
2坚壁清野。与“土匪”作战,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换言之,没有必胜把握之下,玩家不会贸然选择出城,而是依靠九宫八卦坚守城池,这就非常像古代异族入侵时采取的坚壁清野政策——将城池外的所有物资收入城内,无法搬运就地焚毁,绝对不能资敌,此为清野,固守不出则为坚壁。游牧民族以战养战,通过掠夺维持给养,因此游牧民族不怕打仗,就怕物资短缺,这就如同侠客军,侠客军战平即有物资补充,典型的以战养战,而玩家依靠满级城防不出,强攻则损失惨重,不攻则物资短缺,像极了古代游牧民族的攻城战——游牧民族野战实力一流,攻城实力孱弱,最惧持久战。
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相信每个区都会有类似剧本,ABCD四盟,A盟先入司隶,则BCD联盟攻之,A盟落败,愤而落匪,B吸收A之残余高战,继而称霸,被C与D攻而不支,继续落匪,C与D此时发现“土匪”的实力已经超过玩家,无力霸业,只图割据自保。
这正如北宋前中期,受契丹荼毒颇深,遂与辽征战多年,国力日损,后联金灭辽,孰知金坐大后顺势灭北宋,高宗赵构只能南迁于临安偏安一隅百年。
“土匪”不强之时,玩家丝毫没有把“土匪”放在眼里,等玩家之间实力损耗殆尽,才发现“土匪”已经成长到了他们联手也无法撼动的地步。这正如雅典与斯巴达在两次希波战争后为争夺希腊霸权发起伯罗奔尼撒战争损耗实力,而他们从未放在眼里的西部偏远城邦马其顿王国悄然兴起,不但统一希腊,还成就了亚历山大帝国。
4谋取私利。如果把一个盟比作国家,那么每个玩家的主城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城池,而玩家就是这个城池的最高官员。历史上有太多太多王朝末年,边境官员通敌的事例了,在游戏里就如同一些地奴玩家,干啥啥不行,种田第一名,边上出现“土匪”不想着抵抗只想着保全,给“土匪”送资源送战功,让“土匪”翻掉同盟玩家的地,自己区占,只为了势力值的高低,不管“土匪”日益壮大,待全盟对待“土匪”再无抵抗之力,或投敌(转匪)或被俘虏(弃游成为“土匪”固定资源供应处)
明武宗正德年间,宁王有反叛之意,大量金银结交京中权贵,部下认为宁王耗损过巨,宁王笑曰,这些钱财只不过让他们代为保管,待我入主京城,这些钱财让他们十倍吐出来。
像极了那些与虎谋皮反被虎谋的地奴玩家。
6举城殉国,血流漂橹。无论是现实还是游戏,太多太多的人,只可共富贵不可共患难,一个盟强盛之时,再多溢美之词只是锦上添花,而衰落之时,再微小的举动也是雪中送炭。二赛季末期,九座州府“土匪”已下其五,洛阳被“土匪”攻破只是时间问题,三个还有抵抗之力的盟分守襄阳成都建业力保割据,于是便上演了迁城大戏——襄阳成都建业百余城拱卫州府,这三个地区也成了“土匪”的聚集点,每天这三个地方会产生上百万战功。
每天都有无数城池冒烟,每天却仍然有城池不断迁移过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像极了明朝末年,崇祯帝殉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他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主动殉国的大一统王朝君主。他的殉国如同无声的旨意,也如同冲锋的号角,在宋明理学的推波助澜下,掀起了一波殉国的高潮,无数明人举家举街甚至举城殉国,明朝殉国人数为历朝历代之冠。也有许多志士抱着飞蛾扑火的态度誓死抵抗,像极了我们这个区在二赛季末“土匪”已成滔天之势下,三股玩家与州府共存亡的局面。
7.“土匪”之强势。“土匪”系统刚出之时,舆论一片哗然,因为“土匪”有许多强势之处,其一便是“土匪”被打飞之后没有任何损失,大家应该都碰到主城边上突然钻出一个“土匪”,人家私聊你送他飞机票的事情,换言之战斗过程中,玩家不会倾尽全力作战,必须留点兵守城,以防主城沦陷资源被劫掠,有玩家会说你可以提前捐资源。当然你如果二十四小时游戏确实可以做到这一点,大多数情况下有正式工作的玩家肯定会遇到无法随时捐资源,而“土匪”因为“土匪”窝被打飞没有任何损失所以打起仗来不需要保留实力。这又像极了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的作战。从匈奴到突厥,强汉盛唐都无法将游牧民族彻底剿灭的原因就是在于游牧民族战败损失极小。游牧民族无固定居所,逐水草而居,在与中原政权作战不利之时便可撤退,留下一大片毫无价值的草原,茫茫戈壁,再强盛的王朝也无法支撑军队寻遍整个蒙古高原,反观农耕文明,若是军力不足,则城池失陷,因此中原王朝很少能像游牧民族一样打仗时期毫无顾忌地倾国之力作战。
8.“土匪”之强势。上一个帖子说到“土匪”不需要留兵,因为“土匪”窝被打飞没有任何损失,所以可以毫无顾忌地全力作战,玩家却要留点兵守城,像极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土匪”强势之处还在于迁城费用低,只需损耗资源,而玩家迁城需要不菲的金珠数量。游牧民族典型建筑样式蒙古包,组装拆卸成本低,而中原王朝之迁都却极为劳师动众,如北魏迁都洛阳,明朝迁都北京。
9.“土匪”之强势。“土匪”比起玩家的优势还在于征兵费用低——玩家营帐征兵需要额外铜币,“土匪”不需要,换言之,“土匪”的征兵成本比玩家要低。这在中原王朝军队与游牧民族军队中也得以体现。古代作战的军队人数经常会出现虚报的现象,比如我非常熟悉的赤壁之战,历史上曹操真实的军队数量至多不超过20万,但却号称80万,这其中有曹操虚张声势的原因在,而有的时候,所谓的军队人数是将后勤民夫的数量也算在内。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从粮草到军械,一个士兵必须起码有两个民夫运送的物资才够其用度,因此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作战,很多时候不是输在军事上是输在后勤补给上。反观游牧民族,不需携带太多粮草,只需备而二三日干粮,靠劫掠补给,因此完全不需要后勤,以战养战,只要战场打的赢,就不存在任何物资问题。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三国志战略版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