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星际争霸2》的制作还在进行当中,但星际迷们关于它的讨论却从来没有停止过。以下,就是一位星际迷的奇思妙想。
在原先的星际争霸中,Zerg采集资源的方式与其他种族是类似的。建筑物的建造方式也类似,当然Zerg需要损失雄蜂,不过其建造方式也跟其他种族一样需要建造者。
对Zerg这种采集和建造体制,我有一个全新的想法。首先,让我们忘记雄蜂吧,他们应该扮演扩张者的角色,就像命令与征服3中的扩张单位一样。
Zerg的母巢将拥有触角,他们将替代雄蜂进行采集的工作。触角依附在母巢的身上,属于建筑的一部分。触角先伸长,触及并采集水晶,然后收缩回来,将资源送回母巢,如此反复。当然,类似雄蜂一样,我们可以建造多个触角来提高采集的效率。我想每个Zerg玩家的每片水晶矿可以拥有2个触角(类似与之前的雄蜂,每片矿有一个最大的采集数目,这样触角就不至于泛滥),到达最大数目后,就不能建造更多的触角了。这样的话,母巢看起来就像一只巨大的章鱼。
气矿的采集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不过气矿的采集最多只有一个触角,其采集的速度相当于3个采集者的速度。又或者可以把提取站设计成母巢的一部分。玩家选取母巢,然后建造一个提取站。母巢可以释放一个小触角于气矿与提取站的连通,一旦提取站建造完成,就可以通过空心的触角提取气矿。
至于触角是作为单独个体,拥有自己的血量,还是说触角是母巢的一部分(触角也拥有自己的血量,不过和母巢是一个整体,触角的数量可以增加母巢的血量),这个问题则尚需考虑。不过我觉得触角和母巢拥有整体的血量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这样既将触角和雄蜂区分开来,又让虫族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这样母巢/兽穴/蜂巢将会成为Zerg的中心建筑和防守重点。气矿的采集也不需要单独的触角,当然,提取器将变得更为昂贵,不过一旦建造完成就可以全速运作。
一旦矿物采集完毕,触角将变得空闲。随意的垂放到地上,四处摆动或者有别的动作,就跟现实的触角一样真实。而且,一旦有敌人接近,触角可以用于攻击。在采集的时候如果对触角施以攻击的命令触角也可以进行攻击。确实,在矿物采集完毕之后,触角将变得十分的没用,不过已经物有所值。
同样,建筑的建造也一样。你选择母巢然后选择你想建造的建筑。一旦你选择好了建造的位置,母巢将释放某些物质用于建造建筑。我也不确定释放的物质是什么,不过肯定不是触角。当然,也不会是雄蜂,更不会是母巢自己了。这个观点主要是让所有的简直与母巢联系起来,这样Zerg的这个基地将成为一个庞大的整体。这可能很难平衡过来,所以建筑物完成后将单独运作,仅仅是建造的时候与母巢联系起来,跟单位的建造类似,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母巢被摧毁,正在建造的建筑也会灭亡。不过一旦建造完成,建筑物将成为独立的个体,单独运作,即使母巢被摧毁仍然可以正常工作。我还有个观点就是,母巢可以同时建造2个建筑,而兽穴可以同时建造3个,蜂巢可以同时建造4个。尽管这个数量的限制可能会让你们不屑一顾,不过,随你们了。
而扩张则可以由雄蜂去完成了,雄蜂的建造就可以跟其他单位一样了,不过在星际争霸2中,雄蜂将更为粗大、强壮,也更昂贵。我想雄蜂的造价需要消耗100到150的水晶,不过母巢将会便宜一些,建造的速度也更快(因为当前雄蜂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因为其速度快)。母巢的位置限于离水晶和瓦斯较近的地方,在范围之内可以任意建造(所以你的基地里不一定只有一个母巢)。建筑建造位置的限制似乎没有必要,不过也许这是平衡“imba 触角”的一个方法(当然母巢应该靠近水晶和瓦斯,因为触角的触及范围有限)。
欢迎你们的讨论,不过,请不要发表“imba”的看法,因为任何东西都可以得到平衡的。
PS:inba是不平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