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过半,雷军在微薄晒出销量2611万台,含税销售额330亿,即使其中可能有些水分,街头巷尾到处可见的小米手机可以给小米手机的销量做一个佐证。
小米为何如此疯狂?这种疯狂还能持续多久?
一、降低价格重心的小米
小米当年在发布的时候,定价在1999元的顶配手机,并且延续至今。在发布的第一年就引发了智能手机市场的大震动,也引发各路的跟风。
小米一代后来推出青春版降低价格重心,清理尾货。但是小米一代保持了高价位。
到了小米二代,小米先是保留小米1S打低价市场(这款产品至今在网络上热卖,可能存货不少),小米二代还是1999。
但是小米二代的时候,已经遇到了竞争对手。联想K860和荣耀二代没成什么气候,只是OPPO Find 5树立了更高的标杆。
小米二代后来不得不出了小米2S,和小米2A(2A这款体验性价比很高的机器销量也不好),加配置降价格。
小米真正的大杀器是无心插柳的红米,本来这个项目并非小米的重点,但是MTK处理器的优异表现和低廉价格实际上非常具有威力。小米的品牌势能下到千元价位,横扫了山寨手机,小米的销量也大大增长。
但是,在销量上升的同时,红米的出现也拉低的小米的品牌价值。小米不仅仅是一个高性价比品牌,也是一个低价品牌。品牌下来再想上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二、小米3的竞争对手
在小米3发布的时候,Nubia Z5S抢发骁龙800,小米不得不用Nvidia撑了很长时间。Nvidia Tegra 4性能不错,但是功耗发热严重,实际对小米3的体验不是好事。
之后,各家的低价互联网品牌纷至沓来。小米3的1999元受到一定冲击。
这种情况下,小米3主动降价求量,几次降价已经到了1499元。在同性能级别中,除了宣传不利不为人所知的中兴U988S,几乎是最低的了。
另外一方面,红米Note作为红米的后续者,依然稳定在千元市场。按照雷军自己数字,小米手机均价出货在1200元左右,这确实是个能走量的平均价格,利润也不会很薄。
全年6000万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至少在2014年,小米的销量还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