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10月iPhone3G进入中国大陆后,iPhone在中国已经销售了5年。5年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iPhone从高富帅手中的高雅玩具,变成了目前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街机”。在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小编现在为大家梳理一下。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在旧金山马士孔尼会展中心发布了第一代iPhone。半年后,售价分为499美元的4GB和599美元的8GB版本在美开售。这款被部分媒体誉为“上帝手机”引发了热潮,为了抢购iPhone而提早排队购买蔚然成风。下图为在AT&T销售店门外排队等候第一代iPhone发售的消费者。
对这个即将引起移动互联网革命的产品,远隔大洋的中国内地似乎有点后知后觉。当然,也有少量的iPhone流入水货市场,不过其动辄过万的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此外,电池不可更换、内存不可扩展、系统不支持中文、美国运营商的网络锁等特点都使得第一代iPhone难走入寻常百姓家。一度有媒体下出了“iPhone不是iPod 苹果公司手机注定要失败”的断论。
2008年6月9日,苹果公司在全球软件开发者年会上正式发布了第二代iPhone——iPhone 3G。2008年7月11日,苹果公司在全球22个国家及地区发售iPhone3G,当然,中国并不在此列。尽管3G网络掉线、外壳裂缝、电池续航不及标称数据等问题接踵而至,但消费者iPhone 3G的热情丝毫不减:上市3天销量便突破了100万台,第一代iPhone则足足用了2个半月。下图为记者在拍摄拿到手机的“果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