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西天(印度)取经的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在印度北部攻读佛学的“母校”那烂陀寺,遭突厥大军在800多年前破坏荒废后,可望明年复课,录取约100名学生修读历史学院与生态及环境学院提供的研究生课程。
只有硕士学位
新校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担任校长,并由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执掌咨询委员会,与耶鲁、北京大学等知名学府合作,盼打造成世界级学府,重现昔日那烂陀寺在学术界的光芒。
新校将在比哈尔邦拉杰吉尔的那烂陀寺遗址12公里外重建。校园将采用太阳能,中央为一大型人工湖,一座巨大圆顶图书馆将坐落湖畔,整体设计符合古代佛学建筑理念。在校舍于2020年建成前,将在临时校舍上课。
新校不仅仅研究佛学,还设其他人文学科、经济及管理、东方语言等,明年先开办的为历史学院和生态及环境学院的研究生课程,最终将会有7间学院,师生比例为1:5,为2450名学生提供硕士及博士课程,但不设学士学位。像古时那烂陀寺,它将是一所寄宿大学。
古印度最高学府
据史料记载,那烂陀寺始建于公元5世纪。“那烂陀”梵文意思是“知识的给予者”,是古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传授哲学、逻辑、语言、天文、数学、医学等知识。那烂陀寺建在古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今印度比哈尔邦中部都会巴特那东南90公里。
那烂陀寺规模宏大,曾有多达九百万卷的藏书,所谓西天取经的经,原型就出自该寺的佛学典藏。该寺历代学者辈出,最盛时有万余僧人学者聚集于此,玄奘在此师从戒贤法师学习多年,义净在此师从宝师子学习十年。
1193年,突厥人巴克赫提亚尔·卡尔积带兵侵占那烂陀寺,寺院和图书馆遭受严重破坏,从此那烂陀寺失去昔日的光辉,并渐渐被人遗忘,变成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