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吸猫、吸狗之后,当代年轻人又开始流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抱树。
具体方式非常简单:走出家门,找一个公园,然后挑选一棵合自己眼缘的树,张开双臂,抱上去,静静感受。
体会过“抱树”的人表示,“抱树”可以缓解焦虑、十分解压,能让人重新收获快乐、放松自己,“明明是自己在抱树,却有种被树抱着的感觉”。
有用么?有。
“抱树”,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印度就成为一种公众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象征性运动。人们通过这种亲密接触的方式弘扬绿色行动,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
被称为“拥抱医生”的临床心理学家斯通克·劳沙尔(Stone Kraushaar)博士在《拥抱疗法》一书中解释道,“抱树”有助于提升人体内催产素的含量水平,它是一种与幸福感、快乐感、平静感和信任感等情绪体验息息相关的激素。使催产素水平增加的有效方式就是通过触摸,尤其是手部触摸。
此外,“抱树”其实属于自然疗法中的一种技术形式。
自然疗法是一种利用像是树木绿植、自然声音、新鲜空气、溪流或星空等等自然环境元素的特性,从而促进和改善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类广泛技术。其中,还包括像是森林浴、露营、接地(你的皮肤与地面直接接触,叫做接地)和自然冥想等等活动。
最后,保护环境,不要破坏树木,也不要抱有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