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消息,“早F晚E”热梗引发网友关注。“早F晚E”被称是当代青年人的现状之一。
事实上,“早 F 晚 E”的梗并非源自胡歌,而是网络插画家观察生活后总结得出的。
为此,百度百科还建立了词条专门解释“早F晚E”。
即“早上喊着fighting,晚上睡前emo,形容当代青年人白天越努力,晚上越困惑的现状”。
“F”代表英文单词 “Fighting”,“E”代表悲伤情绪“Emo”,两者合并,一起形容年轻人白天越努力,晚上越困惑的现状,情绪波动随着环境磁场的变化出现。大家朋友圈里从不缺乏半夜突发“小作文”的好友,经过一晚的睡眠和情绪的沉淀,心情得到了调节,便又会迅速删除前晚发泄情绪的证据,这样的情况里并不罕见。
很多人会怀疑猜测,那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就说明我患上抑郁症之类的?其实不然。
心理学观点认为,“早F晚E”是精神内耗的具象化。一般而言,人在进行自我控制时需要消耗心理资源,一旦资源不足,便会使人陷入“内耗”状态。“早F晚E”一词的出现能够从情绪控制方面揭露当代年轻群体心理健康状态,启示年轻人需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为此,年轻人可以常识积极调整心态,和自己达成和解。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平和心态,从而摆脱由于情绪波动造成的“精神内耗”。
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扬长而避短,以不断地完善自我;学会正向的竞争,不因他人的成就而自卑、嫉妒,且不要过于追求完美,调整心态并制定好自己的目标,根据目标积极采取行动,逐步获取成功,改善精神内耗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