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三高”之一,一旦患上高血压需要长期控制血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高血压虽然是种慢性病,看似不致命,但长期危害却很多。
很多高血压患者最终并非因为高血压去世,而是因为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去世,比如冠心病、心梗、心衰、脑血栓、脑出血、高血压肾病等。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2023年科学年会上,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静教授等牵头的一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公布。
研究发现: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将收缩压(高压)降到<140毫米汞柱的标准降压相比,把收缩压(高压)降到<120毫米汞柱的强化降压,可显著降低不良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死亡风险降低。
换句话说,把高血压降到140毫米汞柱不是万事大吉,而是要尽可能降到<120毫米汞柱才是最佳!
研究纳入全国23个省/直辖市的116家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的11255个病例,他们年龄≥50岁,血压收缩压130~180毫米汞柱,合并血管疾病或至少两个主要心血管风险因素。
跟踪随访3年后结果显示,与标准降压组(<140毫米汞柱)相比,强化降压组(<120毫米汞柱)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降低12%,心血管死亡率降低39%,全因死亡率降低21%。
很多人患上高血压的原因都是因为吃得太咸,这主要是由于食盐中的钠。当我们体内的钠含量超标后,血液中的渗透压就会增高。
《中国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要超过5克!因此,对于很多高血压的人来说,不要认为吃了降压药就可以肆无忌惮地饮食了。想要血压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以下,除了按医嘱服药外,日常减少盐的摄入也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