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涵,2023年大学新生的爆款名字。正是这样一个颇能反映时代风格的名字,近期出没于各类视频,看上去甚至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个梗来源于一张网传图:一位“子涵妈妈”在群里说他们家的孩子子涵被蚊子咬了。随后“子涵妈妈”在群里对老师兴师问罪:“老师,我家子涵为什么被蚊子咬,幼儿园就这样看孩子的吗?”甚至质问,“为什么不咬其他人?”
这对话可谓相当逆天,令人窒息。除了“子涵妈妈”对幼儿园老师的刻薄质问外,还有“梓涵妈妈”、“紫涵妈妈”也在家长群中发言。
只要自己的孩子受了一丁点委屈,就要找人算账,这些家长的种种行为举动,近期演变成一种网络“发疯文学”流行梗。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跟风玩梗。“老师我家子涵为什么坐在最后面”“老师我家子涵以后不参加这个活动了”“为什么我家子涵拍照只有半张脸”等等。
网络玩梗,固然有很多无意义的跟风,但客观上,“发疯”玩梗本身,也把许多人未曾察觉的一面暴露在公众面前,让这些家长看清现实,意识到自己是多么荒诞。
这一代的家长跟上一代完全不同了,他们物质条件相对优越,受教育程度也更高。这一代家长,显然对孩子有着全面的关注,对自己和学校也更为苛刻。
这种过度关照的背后,本质是家长的焦虑无处安放。
如今,中国家长有多焦虑?2019年,艾瑞咨询曾做过一份成长焦虑白皮书,91.5%的中国父母为孩子成长各方面的问题感到焦虑。中青报的一份调查显示,67.0%的受访者将焦虑归因于攀比心理重,64.1%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