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农历新年即将到来,而这又是十二生肖中的龙年,恰逢此时,“龘”字一跃火出了圈,成为生僻字界的“扛把子”。
2024年春晚主题“龙行龘龘,欣欣家国”,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序厅中出现的“龙行龘龘”,再到时下应景的祝福语“龙行龘龘、前程朤朤”,都引起民众对生僻字的关注和好奇。
那么为何这样一个生僻字会这么受欢迎,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给出了解释。
据记载,“龘”音同“沓(dá)”,“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在龙年到来之际,用古字‘龘’来体现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希望新的一年发展得更好、更快,龙腾虎跃、龙马精神,这是可以理解的心情。”
不过,这样一个极其生僻的汉字,在文字史上几乎没有实际使用过,之所以现在又被人们给从浩瀚的字典中捡出来,是因为它们往往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就像龘一样,是中国古代龙文化的象征,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望。
不过有文学教授坦言不太赞成过度炒作生僻字。这样的字只能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无法进入通用字的层面,也就是在农历龙年时才会备受关注,明年新年来临之际,也许会有另外一个生僻字出现。“但如果说这些生僻字就此进入汉字的使用流通领域,这却是不大可能的。应该说,生僻字热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虽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应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