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市民反映,河南南阳城区北外环带状公园内疑似出现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卵块散布,已有孵化迹象
记者来到位于京宛大道与黄河大道附近的北外环带状公园,看到在百余米的浅水区域中,林立的干枯植物茎秆上,散布着一个个如指肚大小的卵块,粉红色,呈椭圆形。部分卵块已经发白、孵化。
目前,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管中心已安排作业人员采取措施。“已清理水域面积3500余平方米,喷洒专用药物2万余平方米。”该区城管中心副主任宋改云告诉记者,管护人员在公园内采用拉网式清除,对发现的福寿螺卵块进行摘除并销毁约2公斤,并专门采购了对鱼类和水生植物无害的环保杀螺剂进行喷洒。同时安排管护人员持续扩大排查区域,做到“多巡视、早发现、早处理”。
根据现场情况及所拍摄照片,记者咨询了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执业兽医师(水生动物类)、副教授邓奇志,确认这些卵块属于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卵块。
“福寿螺本身是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其卵内也含有较多寄生虫。”邓奇志介绍,福寿螺内寄生虫种类繁多,包括危害人类健康的管圆线虫、血吸虫等,如果人们食用了未煮熟的福寿螺,这些寄生虫就可能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同样,误食福寿螺卵也会造成寄生虫感染。
邓奇志建议,市民游玩时尽量不要捡拾福寿螺并加工食用。家长也要避免孩子用手触摸福寿螺卵块,尤其是有伤口的部位严禁触碰,以免造成寄生虫感染。
据了解,福寿螺被列为全球100种恶性入侵物种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公布的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能够在各种环境中迅速扩散并繁殖。福寿螺会与本土水生生物竞争空间和食物,威胁本土物种的生存,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