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在英属东非(现肯尼亚),来自当地和印度的苦力正在修建横跨察沃河的铁路桥。从那年三月起,每天早上,时不时就有工人神秘失踪。
最终查明,罪魁祸首是两头雄性狮子。它们经常在深夜闯入工地帐篷,随机选择一名熟睡中的工人,将他拖进树林,然后吞下全部的血肉,不留下一丝痕迹。不到一年时间里,大约35人丧命狮口。恐惧蔓延开来,一度导致工程暂停。
直到12月,英国军官约翰·帕特森成功将两只狮子射杀后,一切才恢复平静。1925年,帕特森把狮子的皮毛和头骨卖给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
126年后的今天,科学家对这两只狮子牙缝中的毛发进行基因检测后发现,它们的食谱远比想象中丰富。托马斯·诺斯克是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藏品经理,曾对两头狮子的头骨做过细致检查。他在一篇论文中指出,牙齿碎裂可能是它们吃人的主要原因之一——人肉比较好嚼。
更重要的是,诺斯克发现碎裂的牙缝中残留有非常多的毛发,它们大多来自被狮子吞下的猎物。就像地质分层那样,牙缝深处的毛发可能来自狮子较年轻时吃下的猎物,越往上,距离狮子被杀死的时候更近。
通过分析毛发来源,人们可以得知狮子的食谱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甚至是在哪个阶段,它们开始以人肉为食。
最新实验中,研究人员聚焦于牙缝中那些百年毛发的线粒体DNA ,然后将这些DNA片段与察沃地区的物种基因库对比。结果发现,除了人类,两头狮子的食谱还包括羚羊、斑马、长颈鹿等等,而且这些毛发正好可以与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相吻合。
比如,察沃狮子很喜欢吃非洲水牛,但在那些毛发样品中,只有1根它们的毛发。这正好对应上了1890年代,东非那场几乎让所有牛类灭绝的大牛瘟。
此外,研究人员惊喜地发现,狮子的牙缝中竟然有角马的毛。之所以感到意外,是因为当时距离铁路工地最近的角马群在80千米以外。历史记录显示,两头狮子在造成恐慌期间曾消失了大概6个月,它们很有可能在这段空隙去到了角马的领地。
不出意料地,研究人员还在狮子牙缝中发现了几位人类的毛发。
对两只食人狮的调查也绝不仅是为了猎奇,诺斯克认为它可以帮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狮冲突”。比如,检查牙缝中毛发的分层情况后,如果发现狮子本来先以野生动物为食,然后转向家禽,最后变为吃人,那么人类能够更好地制定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