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Access》期刊最新研究显示,目前广泛使用的DNA测序技术(NGS)存在重大安全漏洞。
这种快速、低成本的测序技术虽然在医药研发、犯罪侦查和农业改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复杂的操作流程却可能成为黑客攻击的突破口。
研究团队负责人、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的Nasreen Anjum博士解释说:"基因数据比普通个人信息敏感得多。我们的研究发现,黑客可能通过多种方式窃取或篡改基因信息,甚至能利用人工合成的DNA植入恶意程序。"
该研究揭示了几个令人担忧的安全威胁:
黑客可能通过分析基因数据锁定特定个人身份
人工智能可能被用来伪造或篡改基因检测结果
犯罪分子可能利用基因信息进行敲诈勒索
微生物学家Mahreen-Ul-Hassan博士强调:"基因数据泄露的后果远比普通数据泄露严重得多,可能危及个人隐私、科研成果甚至国家安全。"
这项跨国研究汇集了来自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格洛斯特郡大学以及巴基斯坦多所高校的专家。他们呼吁立即采取行动加强基因数据保护,包括改进测序技术安全性、加强数据加密,以及使用AI监控可疑活动。
Anjum博士特别指出,当前最大的问题是计算机专家、生物学家和安全专家缺乏合作。"如果不尽快建立跨学科协作机制,这些基因数据可能被用于非法监控、就业歧视,甚至生物恐怖活动。"她警告说,"现有的保护措施远远不够,全球生物安全体系存在巨大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