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在2025年国际乒联多哈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双1/16决赛中,王楚钦的球拍在赛前检测环节出现受损情况。
在混双比赛结束后,孙颖莎和教练组讨论时表示:“我第一场(球拍)也有点问题,第一场(球拍)下边有东西,今天大头他那个的(球拍开胶)有点夸张了,但我第一场下边有点儿东西。”
邱贻可也附和莎莎说她第一场也有问题。这件事只有孙颖莎和邱贻可知道,但他们没有公开说而已。
“有东西”实际上是海绵脱胶,但她坚持完成了比赛。
随后从球迷拍摄的视频可以看得出,孙颖莎第一场女单同样用的副拍打完的比赛,好在女单首轮对手不强,所以孙颖莎以及教练邱贻可并未对外透露此事!尽管对手较弱未受影响,但这一细节暴露出问题的普遍性
这一事件的争议点在于,国际乒联的检测流程存在明显漏洞,按照规则,球拍检测合格后应由裁判密封保管,理论上杜绝了外部干预。
然而,王楚钦的球拍在检测后至比赛前的短暂时间内受损,且孙颖莎的器材问题未被提前发现,说明检测环节的监督和执行存在严重缺陷,与此同时,央视也在第一时间通过新闻播报质问多哈世乒赛主办方以及国际乒联。
央视记者李武军尖锐指出:“王楚钦的球拍是检测确认无误之后才能够装袋,结果上场之后,裁判从袋子里拿出球拍发现出了问题,而且主裁判一直在说球拍没有问题不影响比赛。试问,难道这是在刻意掩饰什么吗?”并且李武军还分析声称:“接触王楚钦球拍的人员不超过4名。一个是负责球拍检测的工作人员,一个是球员之间相互之间检查球拍,另一个就是当场的主裁判。因为运动员的球拍都是经过主裁判之手后,才能够拿到的。对于多哈世乒赛组委会和国际乒联,首先是检测人员的检测过程是否有监督,判断标准是什么;其次,出现运动员器材的损坏,多哈世乒赛组委会难道不应该直接承担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