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四月份正式公布以来,有关NS2的讨论便不绝于耳。性能、机身改进、游戏阵容……而到了距离发售已不久的现在,这些讨论声更是越来越大,争吵力度越来愈烈。
但说到底,有很多东西除非亲眼见证,否则还是盲人摸象。NS2究竟怎么样,还得实际上手玩一下才能知道。
好在,5月17日到18日,任天堂在香港举办了NS2体验会。感谢GSE的邀请,我们也得以趁此机会前往体验会,得以好好试一试这款争议不断的主机,究竟是个什么成色。
视频版报告:
要说起我对NS2的初印象,那就是“大”。
相比前代,NS2整整大了一圈,连带着Joy Con上的按钮都跟着变大了,肩键、扳机键也因此摁起来更加舒服了。而说到重量,官方称这代主机比OLED还要多上100g,不过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这份重量并不算难以接受,作为掌机来说把玩起来并不算多么吃力。
除此之外,机身上的部分改动也的确优化了我的游玩体验,比如这一代主机顶部就多了个Type C插孔,虽然这个插口主要是为了搭配摄像头外设并且方便桌面模式下的充电需求,但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这样的设计更可以让玩家在充电时,能以一种更舒服的姿势抱着掌机玩。
不过,在拿着机器把玩几圈,体验了几部游戏后,我很快放下了对大小、重量和充电口这类事情的纠结,这台机子在其他地方的改进无疑令我印象更加深刻。
首先,最直观的便是NS2在用料质感上变得更“扎实”了,再加上更大的按键,让操作手感相比前代Joy Con有所提升。但更令我印象深刻的则是这代的Pro手柄,它在设计上没有采用前代的半透明外壳,拿起来更加厚重也更加结实,摸起来便能感到其材质上的升级。同时,按键的按压体验也没有前代那么“硬”了,摇杆用起来也十分丝滑,整体手感的提升显而易见。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代NS2的主机支架也从原来的一根“小棍”变成了U型支架,并能够以不同角度进行调整,这的确比一代的支架更加方便,在观感上也变得更加牢靠。
而这代Joy Con的重头戏之一——磁吸拆卸,也比我想象中要牢靠许多。这代的joy con拆下来之后有一圈突出部来牢固机身侧边的卡位,这让手柄再被‘吸“上去后变得更加牢靠,如果不去故意用力掰,那你几乎感觉不到它有多少松动。
与此同时,这代的拆卸键做得也比一代大了很多,从原来背部的小按键变成了个大按钮。当然,按钮变得更大,所需的力道也明显更大了,我第一次掰手柄的时候就因为没掌握好力度把手柄摔了下去,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设计的确比一代拿手扣背部的拆卸键要来的方便点。就拿一代来说,摁下背键后还需要上下滑动手柄才能拆卸,而这代的拆卸逻辑则变成了横向受力,摁下拆卸键往外一拉就可轻松拆下手柄,操作逻辑更符合直觉。
同时,若要把手柄安回去,只要贴上主机侧边手柄就会自动吸附,不仅更方便了不说,清脆的声音和舒服的吸附力度想必也会让不少人在拿到主机后,也会好好玩上一会儿这套手柄的“新玩法”。
除此之外,这代的“HD震动2”也的确如任天堂官方所说的那样,有着更为细腻且力度更大的震动体验,使用起来更偏向当今主流手柄的“依靠大尺寸马达”才能实现的震动效果,尤其当你握着拆开的Joy Con时,那种震动反馈会传递到你手掌握着的每一处,用起来相当舒服。
但令人遗憾的是,本次体验会上没有提供任何有关C键的展示,也是因此,我目前很难说NS2的语音通话效果究竟怎么样,那这段我们就暂且跳过,快进到鼠标操作与《密特罗德 究极4》的体验环节。
相比于其他地方的改进,这个新加入的“鼠标模式”让我犯起了嘀咕。一方面,鼠标模式的识别、切换、灵敏度比我想象中好不少,基本可以说是指哪打哪,操作起来没什么延迟感,玩射击游戏时其优势较为明显。操作模式之间的切换也非常方便,只要手柄拆下来安上带扣,哪怕是手掌放到侧面都能识别并无缝切换鼠标模式。
但另一方面,你也不能真就把它当鼠标来用——鼠标模式下的许多功能按键仍在Joy Con侧面的xyba上,尽管肩键也承担起了更多的功能,但游玩时对功能键的需求仍会让你的手需要保持在一种不太舒服的握持状态。关于这一点,在进行实际的游戏体验时感受相当深刻。
体验会的流程安排相当有趣,任天堂并没有把产品展示放到逛展流程的最开始,而是强制让所有人体验《马里奥赛车:世界》后才能正式进入会场,可以说拉满了这部首发大作的牌面。
应该说,本作在NS2的表现是相当优异的。尽管这次的《马里奥赛车:世界》一场比赛达到了24位玩家,但在如此多玩家同屏的情况下,无论是掌机模式还是主机模式,游戏全程都没出现过掉帧、卡顿等情况,而是始终稳定着60帧运行,同时配合这次全新升级的震动效果,以及更鲜艳也更清晰的画面,游玩体验相比前代明显好了不少。
而在简单体验了《马里奥赛车:世界》后,我们才得以正式进入展会,体验NS2体验会上的其他游戏内容。而在此期间,我主要体验了《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的NS2升级版以及《密特罗德究极 4 穿越未知》。
在掌机模式下,1080p与60帧立刻让《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的体验上了整整一个档次,更不用说主机模式下王泪的实际表现了,HDR效果让画面变得更加明快,尤其当我从空岛上落下时,远处夕阳照映的天空让画面色彩变得更加鲜艳,画面体验明显好了不少。
但更令我惊喜的则是更快的加载速度,在主机模式下,从主界面到实际游戏场景,只需四秒钟游戏便可完成全部加载,这直接让我在离开会场后下定决心——等正式发布了,一定得买个王泪的NS2升级包。
而为了体验鼠标模式,我也在密特罗德究极4的试玩区排上了长队。尽管体验中的鼠标模式让我犯起了嘀咕,但说到底,《密特罗德 究极4》本身就不是为了快速定位和拉枪而诞生的游戏,任天堂也没有强迫玩家在手柄和鼠标模式中“二选一”。而抛开这个话题,无论是试玩中的混战场景,还是试玩版流程中的BOSS战,游戏都保证了十分流畅的画面体验,同王泪一样,几乎没有出现过掉帧这类问题。
同时,本作在手柄操作上继承了《密特罗德究极》复刻版的操作逻辑,而当这套逻辑遇到NS2手柄时,则让我玩出了接近Wii手柄的操作体验。我可以用左joycon的扳机键锁定敌人或机关,固定住屏幕视角后,再用右joycon通过体感或鼠标的输入,让准星在当前画面中自由移动,从而瞄准要害。就我的体验而言,这一操作方式的手感十分舒适,想必在游戏正式发售后,这样的操作方式也会受到不少玩家的喜爱。
效果类似画面中树屋《密特罗德究极4》NS2版本演示的效果一样
诚然,无论是从此前官方披露的种种消息,这一代NS2的种种改进更多是一种继承,而非从Wii u时代到NS1时代那般的革新。它的按键布局总体继承了前代,整体机身也没有特别大的改动,新加入的鼠标模式让我颇感微妙,而C键则更难下定论,毕竟这次体验会并没有开放有关它的内容。
可是,在实际上手后,无论是用料升级、机身细节、Joy Con拆卸方式……机身的每一处改进虽然都不算大刀阔斧,但几乎每一个细节上的改进都在解决此前NS1的痛点,更不用说性能提升,以及更优秀的震动效果,更是实打实地将玩家体验提升了一大截,能够让你忘记前代NS的种种不快。
望着在会场中各个试玩摊位前排着长队的人群,我想此刻的我并不能为这台机器下一个十分明确的结论。也许一些人会对这台机器的许多改进嗤之以鼻,也许一些人对其爱不释手,很快忘记那个曾经陪伴自己多年之久的“牛夫人”。我无法判断屏幕前的各位读者究竟属于这其中的哪一派,或许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你已经有了眉目,也或许,这个问题仍需要等待6月份实打实将机器拿到手后,才能得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