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提起彼得·杰克逊,首先想到的必然是他改编J.R.R.托尔金奇幻巨著的传奇电影作品。从《指环王》三部曲到《霍比特人》系列,再到即将开拍的《追捕咕噜》等衍生电影,这位新西兰导演数十年来始终深耕中土世界。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商业大片之外,杰克逊对比托尔金的作品更古老的事物抱有热情。他正投身一项听起来像科幻小说的计划——让已灭绝600年的新西兰巨鸟“重返人间”。
据IGN独家报道,杰克逊已与生物科技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达成合作。计划“复活”新西兰本土的巨型鸟类——恐鸟(Moa)。这种不会飞的鸟类在600年前因人类活动灭绝,共有九个亚种,其中最大的一种身高可达 3.6 米、体重超过 500 磅(约227公斤),堪称“鸟中哥斯拉”。
彼得·杰克逊不仅投资了这家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的企业,更贡献出私人收藏的400块摩亚鸟骨标本用于DNA提取。
"我和弗兰(制片人妻子)收集了约400块摩亚骨骼,并已完成DNA采样,"杰克逊透露,"未来一两年我的任务是尽可能搜集更多骨骼标本,样本越丰富,基因组重建就越完整。"这位导演的私人收藏包括完整的摩亚气管化石,这对重建鸟类鸣叫声谱具有关键价值。
这不是杰克逊一时兴起的奇想,他坦言自己一直对“物种复活”(de-extinction)非常着迷,"特别是这项科学对濒危物种保护也有重大意义。电影是我的本职工作,搞恐鸟是我的兴趣所在。"
古生物学家指出,摩亚鸟约在1445年因毛利人过度捕猎灭绝,其骨骼标本在新西兰洞穴中保存完好。杰克逊团队计划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摩亚DNA序列植入现存近亲物种几维鸟的胚胎。若成功,这将成为继猛犸象之后,人类尝试复活的最大型灭绝动物。
Colossal Biosciences 是近年来“复活生物”领域的先锋。2024年,该公司曾声称成功培育出一只“1万年来第一头恐狼”(dire wolf),尽管这一说法引起了一些争议。
为了让恐鸟复活更有科学基础,杰克逊团队还联合了新西兰的 Ngāi Tahu 研究中心,进一步挖掘遗传信息。毕竟,复活一个灭绝物种并非简单的“克隆侏罗纪”,需要大量样本、多学科协作和伦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