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暑期档大战刚拉开帷幕,姜文新片评分竟成倒数第一。打开豆瓣评论两极分化严重。似乎每次姜文的电影上映总离不开“饺子和醋”。这就引发一个讨论,电影到底是好看重要?还是看懂重要?
1,先说饺子,也就是故事本身
大部分人看完都没有感受到郎朗的梦想和热爱。本片名义上的主角郎朗的人物塑造扁平化,而姜文把重点都放在郎朗的父亲郎国任身上。郎国任作为父权的化身,出场就是正确的代表。哪怕妻子、老师、朋友不解,但他做出的每一个决定,最后都让郎朗成功了。他所做的,就是举着dv,不停地鸡血,“干他”、“拿第一”,郎朗就真拿第一了。他们的软肋、人性的缺陷,仿佛都被抽掉了一部分,这就导致观众很难去和这对父子共情。
2,这盘饺子,绝对算不上好吃。那醋呢?
醋,指的是电影的隐喻,也就是网友“觉得”姜文真正想传达的东西。网上关于隐喻的帖子很多,认为电影讲的不是郎朗,是中国近代史,父子俩代表着中国发展。电影有隐喻有讽刺么?肯定是有的,但当研究隐喻过了度,就会走向极端,人们不相信看到的任何一帧画面。人们对姜文电影的挖掘,在《让子弹飞》到达顶峰。也让姜文后面的作品《一步之遥》《邪不压正》《你行!你上!》变成对《让子弹飞》的重复。
3,当然,《你行!你上!》绝对不是个无聊的电影
喜欢它的人会觉得很爽,它有飞速的节奏,爆炸式的情绪,而且带着一种不顾一切的浪漫。非现实的表达和音乐纯粹的共鸣,也很梦幻。
对历史的隐喻不是万能的保护伞,一味沉迷于饺子后面的那点醋,还不如翻2小时历史课本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