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automaton-media报道,随着《怪物猎人:荒野》的口碑每况愈下,日本开发者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网络骚扰,这一现象甚至登上了日本全国性主流媒体《产经新闻》的报道。
由于技术问题频发、玩法机制缺乏新意,《怪物猎人:荒野》在发售后招致大量差评。但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批评已不再局限于游戏本身,而是升级为对开发人员的人身攻击甚至死亡威胁。据报道,骚扰行为在日本网络空间尤为严重,连《产经新闻》这样的全国性主流报纸都进行了深入报道。
本月早些时候,卡普空发布了一份日文版本的“反客户骚扰声明”,指出其员工正遭受“人身威胁和业务妨碍”相关的骚扰行为。卡普空表示,对于“超出社会常识范畴的批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虽然声明中并未明确提及《荒野》,但从时间点判断,这一回应显然是针对当前事态。
在发布声明数日后,卡普空还取消了原计划在CEDEC(日本游戏开发者大会)上举行的演讲活动,原本计划由旗下工程师介绍《荒野》的技术优化内容。有分析认为,该决定或出于安全考量。
《产经新闻》指出,在针对游戏业界恶性骚扰现象的调查中,发现《怪物猎人:荒野》的具体开发人员曾遭遇“去死”“给我跪下”“废物”等恶意语言攻击。尽管游戏圈中不乏激烈言论,但如今愈发多的谩骂正从作品本身转向具体个人,这让问题变得尤为严重。
对此,东洋证券的游戏行业分析师安田秀树在接受《产经新闻》采访时表示:“过去,当游戏品质未达预期时,部分玩家表达不满并不罕见。但近年来,由于公司在营销中倾向于突出具体创作者,也让他们变成了更显眼的‘攻击目标’。”他还指出,社交媒体的普及让社会对网络行为的道德标准与现实生活趋于一致,“但在游戏领域,用户的意识显然还未完全跟上这种变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日本游戏公司开始制定反骚扰政策,包括Square Enix、世嘉等。其中,世嘉甚至公开宣布,已对一名持续对员工发表“过度诽谤和侮辱性言论”的用户提起法律诉讼。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京都纵火案的悲剧仍然萦绕在创意人士的记忆中,它清晰地提醒人们,一个看似普通的网络威胁可能造成多大的伤害。
本文由游民星空制作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怪物猎人:荒野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