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什么女生身上总是有莫名其妙的淤青”这一话题登上热搜,引发众多女性网友共鸣。许多女性发现自己一觉醒来,腿上、手臂上常常会出现青一块紫一块的淤痕,却完全不记得何时磕碰过。
这种“怪象”似乎特别青睐年轻女性,多见于腿上、手臂上,有的呈蓝紫色,有的则是黄绿色。专家表示,女性更容易出现淤青其实有多重科学原因,绝大多数情况虽无需担心,但某些异常淤青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生理差异与激素影响造成
女性皮肤平均比男性薄15%-25%,更细腻,导致皮肤的防磕碰能力较弱,毛细血管相对更容易破裂。同时,女性皮下脂肪层较少,缓冲外界冲击力的能力较弱。
更重要的是激素因素。浙江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医师丁杨表示:“雌激素可以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管通透性,同时阻碍血管破裂后的修复过程”。雌激素还会对血小板的聚集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导致伤口愈合较慢,淤青消散时间更长。
淤青其实是一种皮下出血现象。我们的皮肤下藏着很多薄而纤细的毛细血管,比头发丝还要细很多倍,轻轻一碰就可能出现破裂出血。
淤青的颜色变化实际上反映了血液被人体吸收的过程。通常表现为从红(青紫)到紫,再到绿,最后变黄的渐变过程。
最初,淤青中的血液比较新鲜,富含氧气,呈现红紫色。数小时后,由于血液凝结,氧气慢慢流失,颜色变成蓝紫色。随着伤口开始愈合,血红素被氧化成胆绿素,使淤青呈现绿色,随后继续代谢生成胆红素,使淤青看起来偏黄。
正确处理淤青很重要。专家建议,在磕碰发生的短时间内,可将磕碰处抬高至心脏以上的高度,加快局部血液循环。24小时内用冰敷,24小时后改为热敷。切勿揉搓淤青部位,这可能加重毛细血管损伤。
虽然大多数淤青无害,但某些情况下的淤青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张欣表示:“如果身上频繁出现淤青,或范围大、数量多,同时还伴随其他症状,需要警惕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
异常淤青可能提示的疾病包括血液疾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等)、过敏性紫癜3以及肝脏疾病。
北京市协和医院妇科主任医师陈娟建议:“如果长时间反复出现非外伤后的淤青,有必要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比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微量元素等,排查一些器质性疾病原因”。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淤青伴随鼻腔或牙龈出血、长期发热、关节肿痛、腹痛恶心或血尿水肿等症状,更应及时就医。
身体是我们健康的晴雨表。偶尔的淤青不必过虑,但频繁、大面积的出现,尤其伴随其他症状时,确实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