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已至,吃蟹、送蟹成为城市人必备礼仪。
但缺斤短两问题,又让不少消费者打了退堂鼓。业内人士分析,行业内缺斤短两现象较为普遍,概率约有三成。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网友吐槽:“5两螃蟹1两绳”、“买绳送蟹”。
小红书用户分享的真实经历触目惊心:“中秋国庆已至,网购了7套大闸蟹自留送礼,全母蟹3-3.5两,到手后发现一只就2两左右,严重缺斤少两!绑螃蟹的绳子都差不多20克。”
在黑猫投诉平台,大闸蟹相关投诉已超5000条,其中近千条涉及重量不符问题。小红书上关于购买大闸蟹重量不符的分享帖更是比比皆是。
黑猫平台有用户投诉称,2025年8月在某平台购买的大闸蟹,宣传每只2.3两至2.6两,实际收到货后连很粗的绳子一起称也只有1.6两左右,“商家用重达30克的绳子绑大闸蟹,对消费者构成虚假宣传和欺骗”。
还有消费者在某平台购买的大闸蟹情况更为夸张,标称125-150克之间的螃蟹,实际每只仅70克左右,重量少了一半,而绳子重量就占38克。平台售后请求却被秒拒,客服却称“已过售后时效”。
哪怕是现场,中国蓝新闻 记者走访市场,5两的大闸蟹捆了1两的绳子,绳子也卖七八十元一斤,#商家揭秘大闸蟹绑绳猫腻#,捆绳或泡水的大闸蟹吃称太厉害。
面对明显违规行为,消费者维权仍举步维艰。多数平台要求消费者提供称重证据,但往往以“已过售后时效”等理由拒绝处理,部分商家则采取“补偿小额差价”方式,变相强迫消费者接受不合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