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职业选手穿着比赛的速干球衣,最多会汗湿成什么样子?昨晚,在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的一场第三轮中,梅德维德夫耗时1小时51分钟胜出,比赛的艰难程度从他那件仿佛从水里直接捞出来的球衣可见一二。
赛后,“梅总”(梅德维德夫昵称)在球员休息椅上半瘫了好几分钟,连例行的对着镜头签名留念的环节也是坐着完成。
然而,就在梅德维德夫握笔写字的这一分钟里,一件大部分人都没想到的事发生了:他对着镜头写了一句话,“Best city in the world”(全世界最好的城市),并画上了一枚爱心。
29岁的梅德维德夫,他在2022年时曾短暂登顶世界第一,但更多人对他的印象可能还是“黯淡的95后一代”中的一员,以及由于特别直脾气而创造过不少喜剧名场面的性格球员。
对了,梅德维德夫身上的另一特点是——特别经不住湿热气候。昨晚,他在赛后的现场采访中提到,别的球员比赛时可能碰到32摄氏度的天会进入艰难状态,而对他来说,28摄氏度身体就要拉警报了。
那么,曾在比赛时创造过“把脑袋扎进冰柜降温”名场面的梅德维德夫,在这回适逢申城罕见高温天的情况下,他是怎么想到要把“全世界最好的城市”的赞誉送给上海的呢?
昨晚,由于身体透支,梅德维德夫留给采访的时间极为有限,只来得及提到“六年前我在上海获得过冠军”,“我已经两年没拿冠军了,虽然不是夺冠热门,但我会一场一场去争取,我对目前的表现很满意”,其他方面还没精力去进行展开。
不过,从梅德维德夫一贯的直脾气来看,他应该是有了自己的观察,才会在精疲力尽时也要对着镜头写下那句“全世界最好的城市”。
在梅德维德夫喘着粗气、半瘫在椅子上的那几分钟里,他右脚边上摆着好几个刚刚用完的、以网球毛巾、冰袋和绑带临时扎成的“降温大围脖”;左手和右手边上都放着好几瓶从冰柜里拿出不久的水和饮料;身后还有可根据选手意愿开启或者关闭的大马力风扇。
其实从前几日开始,为应对10月罕见的高温天,本届上海大师赛就启动了专门的防暑降温方案,它所要照顾的对象不仅仅是一边挥汗一边挥拍的选手们——所有来到现场的观众和工作人员也都是重点对象。
作为一项室外硬地赛事,上海大师赛除非遇到下雨情况,不然中央场馆和2号馆的顶棚基本都是不会关闭的。这里面涉及到参赛选手的竞技公平性、ATP现行规则等多方面因素。高温天里顶棚虽然不能关,但在其它力所能及之处,上海大师赛已经全面行动起来。
针对赛场核心区域的降温需求,组委会已经于近日紧急调配了1500公斤冰块,并细分出了多项用途。比如,差不多有半人高的冰砖,它们被置于容器内,和大功率电扇组成了好搭档,可有效送出凉风。小体积的冰块则能被制成大量冰袋,不断供应给选手和观众。另外,旗忠网球中心还配备了制冰机,能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制冰和调度。
记者在这几日的现场采访中看到,组委会在检票口、实名制服务点、中央场馆环廊等核心区域已经布设了约60台降温设备。除了已经提到过的“冰砖+风扇”、冰袋等,一些自带喷水雾降温功能的大功率电扇也在赛场发挥功效。另外,面向观众的其它清凉物资保障也在持续升级。比如,在球迷广场和中央场馆环廊(10 号玻璃门)的咨询服务中心,那里就免费提供清凉油、冰宝贴等,观众们可以供按需取用。
国庆黄金周遇上了连续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这情况实在罕见。要知道,往年上海此时正是秋高气爽好辰光,晚上到旗忠看球的话,那八成是要卫衣加外套的。在无法让球场顶棚“说关就关”的情况下,制定方案,快速调配,及时到位,这就是上海大师赛专业素养和行动力的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