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5年和2016年,我们根本不敢想象ChatGPT能达到现在的程度。”OpenAI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在接受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采访”时这么说道。
这场对话在多模态模型GPT-4推出的第二天,当地时间3月22日,英伟达官方发布了完整的谈话视频。在接近一个小时的交谈中,黄仁勋和Sutskever谈到了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开发历程、GPT-4的进步,以及对AI(人工智能)行业的展望。
“当时我们的思路之一,是让机器具备不受监督的学习能力。现在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人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模型去培训AI。但在2016年,这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没有任何科学家有过相关的经验和洞见。”Sutskever说道。
“更早之前,我也认为‘学习’这件事只有人类才能完成,计算机无法做到。”但2002年到2003年期间,他的想法发生了转变,“如果能够让计算机去不断学习,或许会为AI行业带来改变。”
他认为,将神经网络引入AI领域是非常重要的进步。它能像人类的大脑一样工作,能够进行“深度学习”,因此可以将其运作逻辑套用在计算机上。
Sutskever还大胆预测未来的某个GPT版本可能不仅能够阅读图像,还能在回复中生成图表。
“我们认为,GPT的推理能力还没有达到之前预期的水平,如果更进一步扩大数据库,并保持商业运转模型,它的推理的能力会进一步提高,我对此充满信心。”他说道。
在谈话的最后,Sutskever还预测了生成式AI的未来,“目前我们只是向AI提供文本,并让其得出结论,但AI无法验证这些文本的真实性以及其来源。下一步是要让神经网络验证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并让它能够意识到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