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快科技及IT之家消息,在今晚举行的 2025 雷军年度演讲 上,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全面回顾了小米汽车的发展历程与核心技术突破,并分享了 SU7、YU7 两款车型背后的故事。
雷军表示,小米造车一开始就提出“对标特斯拉和保时捷,打造全球最强纯电性能车”的目标。“当时想来非常夸张,但我们坚信,只有对标世界第一、学习第一,才有机会最终赶超第一。”
2021 年 12 月,小米 SU7 Ultra 正式立项,但为确保 SU7 的成功,项目曾一度被砍。几个月后,团队决定重启 Ultra,全员振奋。今年 6 月,SU7 Ultra 原型车在纽北官方圈速榜上夺得第三,量产车更位居全球量产电动车榜首。
雷军强调,小米的成绩离不开团队的拼搏精神。他提到首席测试车手阿灿的故事:从修车厂长大,到成为赛车冠军,再到加入小米,正是这种热爱和专业让小米造车“生猛”。
雷军透露,在最初规划中,YU7 是小米汽车的“底牌”。如果 SU7 失败,YU7 必须承担力挽狂澜的任务。结果出乎意料,SU7 首战告捷,YU7 上市后也一炮而红,大定订单三分钟突破 20 万辆。
在产品定位上,YU7 曾经面临路线之争。团队最终放弃“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思路,转而坚持豪华高性能 SUV 的路线。原定的 620km 续航版本被取消,标准版续航直接拉高到 835km,且定价不变,被称为“小米 YU7 最强标准版”。
雷军特别强调,小米汽车在核心技术上坚持自研。由于当时市面上缺乏高性能电机,小米决定独立研发,最终诞生了 小米超级电机 V8s。该电机转速高达 27200rpm,刷新全球量产电机转速纪录,并成为 SU7 Ultra 赛道成绩的关键支撑。
2025 年 1 月,V8s 电机获得小米集团最高技术荣誉“千万元技术大奖”。雷军直言:“哪怕成本更高,我们也要自己干,不用代工厂,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这是真正的小米技术。”
最后,雷军表示,小米汽车的成功是整个团队拼搏和用户支持的结果。他还提到,中国新能源车企需要共同发展,并向观众推荐了即将发布的理想 i6,“只有大家一起努力,这个行业才会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