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游民星空 >> 游戏文化 >> 游戏杂谈 >> 文章正文
2.5D是3D的过度?还是未来的主流?

http://www.gamersky.com 游民星空 2004-11-1

从万智牌等桌面多人游戏到文字MUD、再从MUD到图形网游、又从2D网游到全3D网游;当然还少不了从内网通讯到全世界连线、从十人连机到大规模多人在线……
笔者说不清网络游戏技术上的具体演变,也算不清网络游戏到底经历过了多少代。但网络游戏确实是在制作技术和连通方式的不断更迭、改善之中发展而来,又是这种发展而不断地壮大。
发展,发展一直是在历史和未来之中不断地延续。每一个发展点都是一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时代的主流。95~99年MUD在中国的“网虫”们中间风行,2000~2003年2D图形网游“《传奇》式”的盛行成为网络经济复苏的“强心剂”。今天,互联网持续加速发展、网游制作技术日新月异。明天,什么才是主流呢?

2.5D?2.8D?全3D? —— 模糊错乱的时代

目前2D网游仍占据着大半的市场份额,它是今天的主流。然而当我们遐想着《天堂2》、《WOW》、《神话》等3D网游将无可争议地成为明日主流之时,一些新名词却“撞”入我们的眼帘:“2.5D”、“2.8D”……等等。每一种说法都似乎是有人在刻意炒作,但勿须置疑的是,每一次“2.XD”推出都包含着又有新的3D技术被应用在主流的2D网游中。业界对于“2.XD”通称为“2.5D”,真正“全3D”则是所有场景、任务、怪物、道具等完全3D建模,视角近乎可以360度任意旋转,然而这也仅仅是约定熟成的概念。相对技术的发展,相关技术的界定和权威称谓的标准化却大大的滞后。这是一个概念模糊、称谓混乱的时代……

2.5D只是2D到3D的过度类型?

PC多媒体化的趋势间接地赋予了MUD以图形化的界面,逐渐成为现代网络游戏(2D)的雏形。似乎在技术的基础上网络游戏的发展演变呈现一种规律性。所以,谈起对“2.5D”网络游戏的认识,人们不免会犯如这样的常理化思维的错误:在时期上2D早于2.5D、2.5D早于3D,而2.5D是2D向3D的过度类型。

真是如此吗?也许你能从这两个例子中能。其一:最早的图形界面网络游戏并非使Origin公司得以声名远赫的《UO》,而是Archetype制作的《子午线59》,此游戏采用了2.5D图形技术,也就是在《毁灭公爵》中所流行的贴图法。其二:中国市场上的第一款全3D网游《科洛斯》(2002年5月15日正式内测)要比第一款2.5D网游《奇迹》(2002年9月14日正式内测)的推出时间要上4个月。从这两个例子里面我们能看出2.5D网游的出现甚至要早于2D网游,且2.5D网游到来之前,玩家已经接触到了全3D网游。由此可见,实质上2.5D网游是利用了3D的技术,完善了主流的2D网游类型,2.5D的存在并非是2D向3D的过度类型。此类网游屡见不鲜,主要代表如国产《刀剑OL》和韩国《英雄王座》,他们在市场上所形成的巨大效应也让我们看到2.5D替代2D和3D并存,从而进一步占有大半市场成为新的主流,这才是2.5D真正存在的目标!

3D改2.5D,是技术上的倒退?

中国市场上全3D网游的先行者《科洛斯》惨淡的运营状况倒是为其韩国制作公司Lizard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在原“科洛斯”引擎上作了一些锁定视角的改动和降低配置优化,就是这样,一款新技术的2.5D引擎孕育而生。而Lizard以此从而和国内厂商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合作。然而,这看似为一种在制作技术上“历史倒退”的举措也不是唯一,为了迎合玩家的游戏习惯,通过购买引擎制作的国产全3D网游《天之游侠》,其制作公司甚至通过大量引擎技术和游戏内容设置上的改动,制作了另一个2.5D版的《天之游侠》。而最终将采用哪一个版本投入市场现在我们还不得而知,但多拥有一套先进的2.5D引擎无疑是每一个致力于研发的国产游戏公司的梦想。

3D改2.5D,技术上的规格降低换来的是广阔的市场。芯片巨头Intel曾通过类似的做法制作出曾经的低端CPU市场的霸主——“赛杨”。通过相应的市场分析来改变技术的应用、降低技术的档次,绝非倒退!而是一种进步!

需求才是主流!游戏性才是王道!

运营商开门做生意为的就是市场、为的就是赢利。有需求才有市场,而广大玩家老百姓们最需求是什么呢?根据权威机构媒体的调查,最受到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欢迎的游戏图象方式是“二维和三维混合”的2.5D游戏画面。(见下图表)

欢迎进入游民星空玩家论坛进行交流..

我要投稿】 【游戏论坛】 【离开这里

相关内容

没有相关文章

精选美眉

>> 更多MM图片

HOT小游戏

>> 更多小游戏

本站推荐



热门下载


精彩图片


热门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