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变革中的游戏电影“次世代”

游戏智库
2018-09-01 09:03:09 浏览:0 0

本文作者:九夜

  从下个月开始,各种充满惊喜的大作以及续作们将迎来井喷。在这近一年摩拳擦掌的备战中,也浓缩了近年来游戏界百花齐放的盛况,和背后大小厂商以及制作人们对于市场变化的焦虑侧写。如今,这种焦虑已经有延伸到游戏电影这个特殊的交叉领域的趋势了。

  游戏改编影视一直是游戏产业中比较边缘化的一个版块,它一直都存在,但存在感只有在某部大作突然宣布改编时才会集中爆发。如果与它的镜像行业电影改编游戏相比,游戏电影是一直在渴求着独立的。然而不幸的是,影视与游戏在互相改编的立场上并不平等,它们处在产业链不同的层级上,如果以此展开来梳理,我们或许能稍微增加一些对于游戏电影的理解,甚至窥探它未来的变化在哪里。

モホテヌソユ

游戏,影视,谁才是附加价值?

  可能少有人想过,游戏影视化的艰难处境是因为对它的产业地位认知出了问题。

  当一个游戏IP决定影视化时,它的定位就不再是游戏衍生,而是必须放在电影的框架中看待。

  在至今为止的游戏电影(包含游戏题材电影)当中,全球票房过亿(美元)的包括《生化危机》系列、《古墓丽影1、2》、《魔兽》、《波斯王子:时之刃》、《愤怒的小鸟》、《像素大战》、《头号玩家》、《无敌破坏王》等,这其中票房突破三亿美元的仅有《生化危机:终章》、《魔兽》、《波斯王子:时之刃》、《愤怒的小鸟》、《头号玩家》、《无敌破坏王》,更不用说其中有一些还是高票房的亏本买卖。这或许不是完整名单,但足以概括现状。

  当然,诸如《愤怒的小鸟》、《头号玩家》、《无敌破坏王》几部或改编或游戏题材电影已经能称得上是大获全胜,尤其《愤怒的小鸟》大电影不仅揽获3.47亿美元票房,更是彻底挽救了Rovio公司,因为电影的成功,Rovio渡过了低谷期,主营游戏业务也出现回升,目前正统续作《愤怒的小鸟2》又让Rovio迎来了第二春。

モホテヌソユ

  如果仅从票房角度而言,游戏影视化确乎有过一些成功的代表,甚至也有《生化危机》系列,《头号玩家》这样火出了游戏圈的类型电影,可这真的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吗?

  先来看一下影视的游戏化现状,在经历了主机时代的影视动画游戏互相改编、手游时代的影游联动概念互补之后,今天的影视游戏化已经变得相当谨慎,不再是一种商业上的试探或者炒概念行为,其大致分为电影宣传期的影视改编游戏,以及IP价值扩张的影视改编游戏两类。

  用游戏为电影宣传期服务算是以漫威和华纳兄弟两家为典型代表了,随着漫威宇宙电影和DC宇宙电影的大战打响,双方在宣传期出手游的习惯也从未停止。如果仅以手游成绩来看,漫威目前略胜一筹,《漫威神威战队》和《漫威:超级争霸战》都长期稳定在北美畅销榜前端。但总体而言,两家所制作的宣传期手游都不具备长期的市场竞争潜力,倒是非各家电影改编的游戏留下了一些经典之作。不过漫威近期愈发有将电影所带的IP效应延展到游戏里的趋势,诸如与CAPCOM合作的《漫威VS卡普空:无限》就充分发挥了其服务型游戏的潜力,颇有迪士尼另外一部代表游戏,与SE合作的《王国之心》的风格。

モホテヌソユ

  此外去年10月Netflix为宣传电视剧《怪奇物语》第二季所制作的同名游戏也比较典型,这款小品级的解谜游戏承袭了《怪奇物语》本身的探险精神和悬疑气质,虽然是一款免费的小游戏,但精致的制作也为IP本身带来了正面宣传效应,算得上是非常纯粹的宣传类改编游戏。

  IP价值扩张类的改编游戏,曾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的一场概念狂欢,不过如今市场已经逐渐冷静,像是《权力的游戏:征服》和《哈利波特:霍格沃茨之谜》这样的手游的问世,则直接标榜了到底什么级别和类型的IP才能够以具备强大竞争力的姿态进入手游市场。

  谁才是另一方的附加价值几乎一目了然,游戏影视化是消耗电影市场的资源,寻求电影观众接纳一个新的类型,对于IP所有者而言,是希望能够增资扩股。而影视游戏化则仿佛“带资进组”,它本就可以是任何一种已经成型的游戏类型,但同时拥有先天的知名度,大部分时候都是影视IP方投资入股的行为。

同为内容产业却不同命

  这会陷入一个怪圈,同样都处于原始内容生产这一层级,为什么游戏和影视在互相改编的市场里却不同命?

  可以用这样一个微妙的比喻来形容:游戏改编电影对于玩家来说是一种“奖励”,而电影改编游戏对于观众来说却可有可无。

  这完全就是二者之间不对等的真实写照,游戏改编电影需要依靠原生玩家,电影改编游戏还是需要依靠原生玩家,而这也是由两个产业对应的受众维度差异决定的,乃至于间接影响了二者的改编策略定位。

  影视游戏化通常会采取两种策略:授权IP改编游戏,以及宣传期的附属游戏。而游戏的影视化基本只有授权游戏IP改编影视这一条路可走。

  这意味着游戏电影的价值体现只体现在产品本身的市场成绩上。影视本身的开放性要求这类改编电影必须以扩张原本受众面为目的,才能更高概率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而游戏电影几乎都是大投入,其复杂属性基本不允许它们仅仅作为游戏的宣传策略而存在,几乎都是基于纯粹的商业票房目的。否则很少有人会仅仅为了宣传一款游戏而斥巨资拍摄电影,哪怕是《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这样处在宣传期的大制作CG电影,也有一部分目的是为了交代清楚《最终幻想15》游戏的前置剧情,这部电影几乎可以归类到整个《最终幻想15》的阶段计划当中,不如说这部电影是把游戏的一部分剥离出来单独售卖。

モホテヌソユ

  除了《生化危机》系列这样几乎脱离了游戏IP生存环境的成功之作就再无第二个,大部分游戏改编电影都及其依赖游戏本身的受众群,以展示IP潜力,这种依赖一定程度上使得它们必须祈祷自己能作为电影获得成功,甚至反哺游戏。对于游戏改编电影的价值判断标准,几乎就是电影市场的商业判断标准。

  而电影改编游戏则可以享受游戏市场原本已经成熟的工业体系,只要大的题材和设定方面遵从原作,游戏就完全可以自由发挥,它们的共通点是,影视作品的IP游戏并不会影响影视本身的成绩,它们仅仅是一个宣传期附属品,或者IP价值的体现,去追求影视和游戏的联动价值往往是一个伪命题。

像游戏一样拥抱变化和未来

  游戏电影一直在卖情怀,这让游戏电影本身就带上了点原罪,舆论和玩家都会紧盯它们,看是不是来套IP圈钱的。可对游戏的情怀本就是它们一部部变成电影的最大动因,而在面对庞大复杂的主流电影市场时,情怀只能是个锦上添花。

  游戏电影是深知这一点的,但是几乎没有人完全脱离情怀去制作,除了一个从原生IP环境跳出来的《生化危机》系列。

  根据Box Office Mojo网站提供的票房数据总结其成绩如下:

モホテヌソユ

  该系列已经完全可以登顶所有游戏改编电影的巅峰,虽然不论是玩家还是普通观众都知道,《生化危机》电影系列本身并没有那么好,它最终也只是一个不太能自圆其说,但非常知名的丧尸电影系列。

  虽然《生化危机》电影在北美本土的票房持续走低,完全就是烂片素质,然而其海外票房一路飙升又无疑说明,它确实已经脱离游戏IP本身火出了圈,得到普罗大众的认可,尤其终章一部在中国市场狂揽1.53亿美元,当初《魔兽》的历史完全复刻了一遍,基本上可以让好莱坞怀疑人生。

モホテヌソユ
《生化危机1》的激光通道,就连后期游戏都绕不过去的经典设计

  实际上《生化危机》系列的评分实在也不比其它游戏电影好到哪里去,足可见其独立IP环境的威力之大,它天时地利人和的押中了“科幻恐怖”,“丧尸动作片”这样的题材,以拥抱类型片的方式打下了另一片天地,并在好莱坞大片市场信任的巅峰期迎来完美收官。

  《生化危机》系列算得上是游戏电影跟主流市场碰撞的典范了,它的成功看不出什么有预谋和可复制的战略,如果科幻恐怖和丧尸动作片恰巧迎合了当时的观众口味的话,那么不同的类型片命运也可能创造出《古墓丽影》系列、《波斯王子》系列,甚至《魔兽》系列。

  《头号玩家》、《无敌破坏王》、《像素大战》三部电影都找到了一个安全方法,它们不是改编某个当红IP,而是将游戏作为题材呈现。

  从票房而言,《头号玩家》和《无敌破坏王》分别在全球斩获5.8亿和4.7亿美元,不仅如此,IMDB评分也分别高达7.6和7.8分。两部电影都不是某一个IP的改编电影,但本质上内核都是以游戏为题材。它们依然有大量的情怀设计,但又不是纯粹以情怀为卖点。尤其《头号玩家》从VR游戏世界观,到故事本身“闯关”模式都是非常纯粹的游戏思路,而彩蛋又覆盖了从2 bit街机游戏时代至今的大量游戏回忆,甚至于电影的冲突本身就建立在了游戏宅和不爱游戏的奸商的矛盾之上,别的不说,至少这样的电影已经在努力拉拢基数庞大的所有游戏玩家了。

モホテヌソユ

  《无敌破坏王》和《愤怒的小鸟》都是比较流行的动画工业模板,前者是典型的迪士尼工业,后者则是一个暗含政治隐喻的成人故事,就游戏IP改编来说,《愤怒的小鸟》几乎拯救了这类电影的口碑。

  《像素大战》则走向了相反的命运,它的故事线索——中年游戏宅对抗吃豆人外星像素大军,拯救地球——并不是一个不可取的点子,相反,它完全值得铺设和展开怀旧街机游戏的冒险故事,这一点上《头号玩家》也并不见得高明了多少。然而《像素大战》的怀旧,就像是游戏版的《捉鬼敢死队》,却又不足够nerd,它过于畏首畏尾的呈现让怀旧变成了一种逃避,不像《无敌破坏王》或者《怪奇物语》这类现代怀旧片,大胆的用新的工业、新的表达方式呈现过去。

モホテヌソユ

  经典的元素确实永不过时,但是和游戏一样,老的东西总会死去,我们需要的是新和改变,游戏的未来如此,游戏电影也必须跟上这个变化。

  从今年传出《神秘海域》将改编电影开始,游戏改编电影似乎又在焕发出新的生命,Dontnod的两大热卖游戏《奇异人生》和《吸血鬼(Vampyr)》也陆续公布了电影计划,至少这两作光是世界观设定和故事本身就已经是极大的卖点,游戏改编电影已经从3A大作开始瞄向更细分、或许也是更适合改编的游戏类型。

  甚至于最近也传出了派拉蒙影业和Weed Road Pictures将联手制作《纪念碑谷》改编电影的消息,虽然《像素大战》、《emoji大电影》这样概念模糊的电影可能已经给观众留下了哗众取宠的阴影,但《纪念碑谷》游戏本身奇诡的潘洛斯三角设计,本就赋予了电影充满想象力的概念,而游戏电影,需要的正是这种改编空间。

モホテヌソユ

  跟上游戏变化的游戏电影时代,可能不会太远了。

本文仅代表订阅平台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游民星空仅提供发布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人点赞
0人订阅
传递业内智慧之声
悄然变革中的游戏电影“次世代”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8/2018083011070859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