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年前的智慧结晶 攻坚利器手雷的前世今生

果酱君
2018-02-13 09:58:53 浏览:0 0

  手雷最早出现在拜占庭利奥三世年代,也就是大约公元700年。聪明的拜占庭士兵用陶瓷容器装满“希腊之火(石油)”,并在其中加入一些铁蒺藜,依赖陶瓷容器爆炸后四处飞舞的铁蒺藜对敌方造成伤害。这是最早对于手雷的记载,也是手雷雏形的奠定。

游民星空
或许这就是手雷的雏形

  而在中国,随着火药的发明,与手雷同样原理的“火药包”代替了原有的火油球与石头,成为了抛石机的主要填装物。据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或许这也是最早对于火药攻城的记载。

  “战争往往会加速科学的发展”,这句话不无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宋金战争不断的宋朝时期,霹雳火球、蔟藜火球、毒药火球、烟球及引火球等多种可手投弹药已经被应用到战争中。而到了13世纪,一些军队更是采用了金属制外壳制造了“震天雷”。

游民星空
唐宋时期,“手雷”的前身就已经出现

  《金史》对震天雷有这样的描述:“火药发作,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并无迹,甲铁皆透”。虽然在文献中对于震天雷的描述有些夸大,但震天雷的确已经作为一种武器投入战争中。至此,手雷这种手投型弹药已经颇具雏形。

  从17世界开始,欧洲大陆逐渐开始出现手投型弹药,但作为一种杀伤力极大的武器,真正让手雷走上舞台的依然是战争。在一战与二战期间,手雷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战争的不断上演,人们逐渐认识到手雷的价值,便携、可脱手性和不俗的杀伤力让手雷可以胜任进攻战壕和大面积杀伤两种“工作”,至此,大量的部队开始为己方的士兵装备手雷。

  虽然都是战场上的杀器,但手雷却有明确的分类,它分为“进攻型”和“防御型”两种。进攻型手雷顾名思义是为战争中的进攻一方所准备的,这种手雷需要有较高的“以点破面”的能力。这种手雷不会产生大量的碎片,会对进攻中士兵的生命有所保障,非常适合中距离投掷以及进攻工事、碉堡这些防御型的建筑。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在面对山崎大队时采用的掘土式战壕推进与手雷配合的战术,就是进攻型手雷应用的范例。

游民星空

  在进攻型手雷中不得不提到的“经典款”就是很多人都很熟悉的木柄手雷。这款手雷诞生于100多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战中这款木柄手雷被德国发明,并用来对抗英法联军。虽然最终德国战败,但这款手雷还是给英法两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同于英法两国的防御型手雷,这种进攻型手雷威力巨大,并且由于杠杆原理的设计,让士兵能更加轻松的投的更远,一些训练有素的德国士兵甚至可以投出近50米的距离。同时非球体的设计让这款手雷不易滚动,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在1924年,德国的军工企业正式为将这种手雷命名为“M24”。

游民星空
潜伏的德军,面前放着M24型手雷

  早期的M24手雷存在一定的问题。手雷的触发机制采用了“摩擦式点火”的方式,也就是通过拉动延长出来的拉绳,带动铁杆摩擦引信在粗糙的表面,点燃引信,引信会燃烧5秒,因此5秒之后会发生爆炸。因此有经验的士兵会先让把手雷捏上3秒在进行投掷,防止被敌人顺手捡起扔回来。但裸露的拉绳也导致了很多无意触发引信的现象,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在随后的M24手雷中加入了一个旋盖,只有旋开盖子,才能拉动拉绳。随着二战的出现,M24手雷也在不断进化,各种各样的弹头出现,但总体都在向着越来越轻的方向发展。

游民星空
M24的设计结构在不断进化

  在二战期间,M24手雷出现在最前端的战场上,其中我国对这款手雷更是“情有独钟”。在抗日战争时期,参照M24手雷仿制的国产手雷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碍于当时的生产条件与技术问题,仿制的M24手雷威力一般,杀伤力大减,但并不妨碍八路军用它们夺取胜利。据不完全统计,在二战期间,中国军队共使用手雷接近3000万枚,造成了大约40万左右的日本士兵伤亡,这个数字已经占了侵华日军伤亡总数的三分之一。

  与进攻型手雷相反,防御型手雷更适合处在防御工事和掩体中的防守方使用。这种手雷的目的在于阻滞进攻方的攻势,并造成大范围的杀伤。因此,大多数的防御型手雷采用了椭球型设计,并在手雷表面有小方格的预制破片刻槽,这样的设计会让手雷在爆炸时产生大量的破片,实现杀伤范围的最大化。

游民星空
经典的Mk2型手雷

  防御型手雷的杀伤半径可以达到30米,可以产生近千个0.4左右的破片。而像苏联的RPD-33攻防两用手雷再加上预制破片套以后最大杀伤半径可以达到100米。很多进攻型手雷可以通过加装碎片套变成防御型手雷,上述我们提到的经典进攻型M24手雷也在1942年时发明了“破片套”,实现了手雷的攻防转换。

游民星空
破片套的出现让M24也可以作为防御型手雷使用

  而提到防御型手雷,一定要提到“马尾手雷(也称为“麻尾手雷”)”。关于这款手雷最早的生产记载是在1926年,上海、金陵、广西等厂均有生产,其中金陵炸弹厂(后改第四集团军军械处炸弹部)制造时间最长,该厂最初在德人薛培及中国人赖瑞麟主持下,于1926年仿制麻尾“新式手榴弹”,又称“白铁冲锋手榴弹”和“生铁撞针手榴弹”。

游民星空
马尾手雷是一款很有特色的手雷

  这种手雷采用了“碰撞触发”的机制,在抛出后,由弹头撞击进行引爆。至于为什么叫马尾(麻绳)手雷,则是因为在这款手雷的弹低往往会栓一条麻绳,方便甩出和导向,可以说这是一款颇有“特色”的手雷。这种手雷的造价低廉,制作方便,因此在当时制作了很多。

1 2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来到这里,读懂历史,品味游戏。
1300年前的智慧结晶 攻坚利器手雷的前世今生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8/20180213100059114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