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款游戏里 我遭遇了一群有“格局”的玩家

FTD
2019-06-07 10:00:23 浏览:0 0

  纵观中国数千年的战争史中,曾经出现过无数檄文,其中有一篇就是喜欢三国历史的玩家们非常熟悉的《讨曹操檄》,在这篇由陈琳撰写,怒骂曹操的檄文,算得上是千古奇文。而当这篇檄文传至许都时,当时正在忍受头风折磨的曹操,竟然在读完之后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也就留下了“陈琳之檄,可愈头风”的典故。

游民星空

  当然,曹操见到一封将其上上下下从里到外骂了一个痛快的檄文,并没有气急败坏反而大病痊愈,其道理就在于他听到了这篇檄文是由陈琳所著,并说出了:“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也就是说,这篇檄文虽然句句诛心,但陈琳所侍奉的袁绍能力不足,并不会对曹操造成实际的威胁,所以这种檄文除了辞藻的华丽与刚烈之外,也就没有了更为实际的效果。

游民星空

  檄文,是古代多用来发布消息的政府公告性文件,在两军交战前也多被用为声讨揭发对方的罪行以求获取战争的正义性。虽然我们已经不可能在现实中再看到檄文的出现,但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有一群《率土之滨》的玩家正在用这种最为古老,也最有仪式感的方式,让所有身处其中的玩家将这场游戏变成了一次次真实的战争。

制霸中原,从会写一篇檄文开始

  “自戊戌之初,吾等千秋众将,万众一心,气吞山河,震雷始于曜电,出师先乎威声,闻则九州惧,却未有恃强凌弱,失信于人者......”这段话并不是出自于哪位诸子百家中的大能,也并不是从古流传至今的一篇战争檄文,它只是每天发生于《率土之滨》中大大小小战事当中一篇非常有代表性的檄文,可它能够起到的作用与影响力却远超我们的想象。

游民星空

  是谁在撰写檄文,玩家为什么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原因很简单,从游戏层面上来看,《率土之滨》讲求的是一种从战略战术亲历亲为的“真实感”,作为一款SLG,与人斗是《率土之滨》的核心乐趣,围绕在这种乐趣产生过程中的一切事物,都会被视作是真实感产生的源泉,而在这一过程中,把握战争中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像撰写慷慨激扬,可以令人振臂一呼的檄文来获取更多的支持,不仅是玩家们在挖掘《率土之滨》玩法时所呈现出的一种独有的玩家文化,也展现出了《率土之滨》作为SLG游戏所打造出的独特格局。

游民星空

  这是一篇流传在玩家群体中非常著名的檄文,编撰者将当下游戏世界中的格局与态势首先进行了一个清晰的分析,继而通过回忆过往与同盟之间并肩作战的经历来引发起所有看到这篇檄文的同盟者的感情,并在文章中的最后号召所有人与之一起共破潼关这个极具战略价值的城池。从这篇檄文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的有两点,其一编撰者将整个游戏视作为一个真实发生的大战场,表达出自己在游戏中的立场与格局;其二,透过分析局势,打感情牌等方法激发起同盟者的共鸣,虽然文中并没有指明一定要推翻谁的统治,但这种目标更为明确,气势磅礴节奏感强烈的檄文,同样展示出《率土之滨》中玩家们对待游戏的认真态度。

游民星空

  在这种格局之下,形成的不仅仅只有战前发布檄文,战盟之间互相比拼檄文的这种游戏文化,还诞生出了SLG中前所未有的“史官系统“。如果说檄文是《率土之滨》中争夺舆论焦点的前哨战,那么游戏玩家自发担任史官则几乎成为了一场战争过程中与完结后舆论风暴的发起者与见证者。这些自愿担任史官的玩家们,并不追求战斗或最终的胜利,他们行走于整个《率土之滨》的虚拟世界中,力求通过打探邮件、聊天记录等各种消息,将战场形势如实记录下来,一些资历深、能力强的史官甚至具备了根据双方态势来预测结果的能力,而无论是在游戏内还是游戏外的各大论坛、贴吧上,史官们的存在更为玩家游戏过程中增加了内容体验上的丰富程度与对游戏理解的深度。

游民星空

1 2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知识的深度和锐度是一种力量。
在这款游戏里 我遭遇了一群有“格局”的玩家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9/20190607101950707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