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内核
供图:欧洲航天局/哈勃&美国宇航局
截至目前,这是人类对梅西耶84(Messier 84)星系中心拍摄的最好的图像。该星系的内核最早发现于1781年3月,其中存在一个超重黑洞,还经常发生超新星爆炸。
“年轻”的撞击坑
供图: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亚利桑那大学
上图是由美国宇航局高分辨率成像科学设备(HiRISE)航天器拍摄的火星表面。这个年代较近的撞击坑让红色星球的地表褪去了颜色,好似一块伤疤。研究人员根据撞击坑尖利的边缘和完整的碎片分布场,确定了撞击坑的年代。
旋转的冥卫二
供图: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M. SHOWALTER(地外智能搜寻研究所)、G. BACON(太空望远镜研究所)
从上面九幅插图就可以看出,在环绕矮行星冥王星运转时,冥卫二(Nix)旋转得多么“任性”。冥卫二反射出的光线变幻莫测,因此,天文学家们假定这是一种新的天体运动形式。
沃尔夫-拉叶星
供图:美国宇航局/哈勃
一颗沃尔夫-拉叶星(Wolf-Rayet star)正在快速演化,其质量要比我们的太阳大很多。上图是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张插图,图中这颗名为Nasty 1的沃尔夫-拉叶星正在宽约3万亿公里的星云中心旋转。(沃尔夫-拉叶星,又名W星,是大质量恒星在氢燃烧阶段将其外壳以超星风形式损失掉而暴露出来的星核,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