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知道人皆有一死,但看惯了《英雄》中的万箭齐发,看腻了《十月围城》的舍身成仁,总觉得E叔的结局应该更震撼,更英雄些才对——雁过留声,更何况人?然而我们对英雄式结局的多一分追求,只能揭示我们对世态的多一分无奈,多一分对E叔的依赖,多一分对他的救赎奢望。
《刺客信条》的故事无论发生在什么时代都是恰如其分的,科技是一条不断向前的路轨,历史却是路轨上的车轮,周而复此。总是一小群人想尽方法把自己凌驾于众人之上,他们用铁链,法律,道德,宗教乃至“金苹果”来驾驭凡人,他们或许叫“圣殿骑士团”或许叫“骷髅会”或许有许许多多的别称,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千百年来他们让我们与我们的祖先自以为活在“伊甸园”中,拥抱着所谓的幸福,遵循虚无的律法,如同牲口一样活在圈养栏内——“上帝的羔羊”恰如其分。
当伊甸园的圣器被某个上帝碰碎一地,甜蜜的美梦被现实的痛苦蚕食时,我们的祖先“觉醒”了觉得自己能掌握圣器重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伊甸园。于是金苹果从一只手交到另一只手中,于是历史的车轮再一次滚动,我们再一次成为上帝的羔羊。
“凡事皆虚,万物皆允”当16位刺客用血遗下的真相被揭开时,我们并不错愕,甚至反而愿意去相信这一个真相,相信亚当与夏娃是执掌了自己的命运出伊甸园,而不是给上帝赶出去的。
对,我们太渴望另一个真相了,渴望有一个英雄的出现。渴望他不为名利,凭一己之力挑战权威,以殉道者的形态来救赎我们,结束这个无止境的轮回。于是英国有了“罗宾汉”,南美洲有了“佐罗” ,朝鲜有了“一枝梅”,中国有了众多的武侠江湖,我们有了阿泰尔,有了艾吉奥 奥迪托雷,有了戴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