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用自家的Redeon HD7970开启了2012年,这也是AMD发布的第一款7000系列的显卡。7970的发布标志着28nm核心时代的到来。同时,这也是当时AMD发布的最复杂的一代显示核心,包含了超过43亿个晶体管以及面积达352平方毫米的核心。
在此之后,AMD又发布了7款28nm的7000系列显卡,价格范围从100美元涵盖到400美元。不过喜感的是,在Nvidia发布了自家的28nm显卡之后,AMD很自觉地全线降价了。
相比AMD,Nvidia来迟了两个月,GTX680发布当初定价500美元,比7970发布时的525美元便宜,性能又更强。虽然GTX680发布初期数量很少很难买到,但是还是逼的农企抓紧降价抢占市场。
老黄针对农企的价格战从GTX600系列发布开始一直火热的持续了5个月,AMD为了打破一直被Nvidia压制的惨状特意推出了两款超频版显卡:HD7970GHz和HD7950 Boost。
就这样伴随着新产品热走过了大半年,到了九月份,AMD给了我们一份厚礼:催化剂12.11Beta。这款驱动在很多主流游戏中都有极大的提升,像《战地3》、《无主之地2》、《文明5》、《上古卷轴:天际》、《热血无赖》以及《星际争霸2》中都有着不俗的提升。一直以驱动良心著称的Nvidia也不甘示弱,同时发布了自家的GeForce310.33 Beta版驱动,一样有着很强的能力,但是很快就被310.61正式版驱动替代了,我们今天的测试正是用的这版驱动。
这次的测试包括了两家中高端到高端的主流显卡型号。
评书到此为止,现在开始上测试结果。
我估计你们也不会去看我的结束语了,还是写在这里吧,从测试的游戏来看,7970GHz与680护佑胜负,但是7970GHz胜多负少,但究竟卡皇之名花落谁家,GTX690露出了一抹耐人寻味的微笑。不过鉴于690是一块双芯卡,我们暂时以作弊的名义将它踢出了本次评测。
我们共测试了四款主流游戏,分别是《马克思佩恩3》,《上古卷轴:天际》,《战地3》以及《无主之地2》。所有成绩帧数,越高越好。
《马克思佩恩3》DX11全最高 1680 1050
《马克思佩恩3》DX11全最高 1920 1200
《马克思佩恩3》DX11全最高 2560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