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网游 先戒专家
近年来,少了传统媒体和“专家”、“叫兽”的刻意渲染,视网游为玩物丧志甚至洪水猛兽的现象有所改观。不过,因部分学生自身的自制力不够,容易沉迷而无力自拔,还是让网游摆脱不了负面的形象,甚至成为某些专家反网游的藉口,比如,以“戒网瘾专家”、“反网游卫士”而闻名的陶宏开。
前不久,西南大学某班的新班规中,要求男生戒网游男生戒网购,一时间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的班规。而在此之前,有家长为让孩子戒网游而将其送出国留学,或者送到所谓的“网戒中心”接受电击疗法。更有离奇的,某父亲专门雇佣网游高手“追杀”儿子在游戏中的角色,以此敦促其回归“正途”。其实,笔者更想说的是,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网游也不例外。对于沉迷网游的学生而言,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宜疏不宜堵,提升自制力,培养更多兴趣等。
网游陷阱与学生消费
现在大部分网游是免费了,不过,要想在游戏里玩的爽,不花钱消费是很难的。尤其是国内不少无良的游戏厂商,通过设置消费陷阱来增加玩家的付费。据《中国游戏绿色度测评统计年报(2012)》,国内近六成的网游都设有消费陷阱。而据网游行业的人曝料,大多数网游都有“托儿”,专门诱使玩家消费。对于经济尚未独立的学生而言,网游消费就成了不得不关注的一大问题。
此前,曾有关于大学生网游消费的调查报告,称大学生的网游支出仅为生活费月支出的7%。不过,这一消费额度数据发布后,大多数游戏玩家表示付费远不止这个数字。日前有新闻报道,南京某大学生网游月消费六七千,挥霍女友五十万,另有一大学生玩网游半年,宝马车换成了桑塔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