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鱬
《山海经·南山经》:“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彘(zhi)
《山海经·南山经》中有“彘”。原文是这样的: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血比。有兽焉,其状职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
瞿如(qu ru)
《山海经·南山经》:“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鸟焉,其 瞿如状如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
虎蛟
鱼名,鱼身蛇尾形。《山海经·南山经》:“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郭璞注:“蛟似蛇,四足,龙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