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或者失落的情绪在电影中是时常可见的,因为电影是一个讲故事的艺术形式。讲故事讲得好看,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发展和变化,细化到人的情绪上来说,正是有了绝望和失落,后面情绪的回涨才会让人更加的激动。所谓拔云见日,只有前边的云更加的灰暗更加的浓重,后边的阳光才能更加的耀眼和温暖,只有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惘和失落,才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就好像电影中的英雄是一定要在和反派的对抗中一定会先摔一个跟头,打一场败仗,或者失去最要好的搭档,经过一定程度上的绝望,然后蜕变,才能在电影末端给坏蛋一次致命的打击。爱情电影中,追求的一方或是两人的感情也必须经过考验,才能更让人珍惜和显得珍贵。这也就是为什么日韩电影中时常出现绝症这种让人绝望的情绪来烘托爱情的可贵。绝望是一种衬托,有了它,我们才会更加渴望希望。
但还有一种类型的电影,从头至尾彻彻底底的浑身透露着绝望的气息,整部电影看完,他都不曾给人一些拔云见日的阳光和温暖,所有的人物所有的故事便在那种绝望的情境下要么结束要么继续沉沦,要么继续无望的战斗。但是他们就是那样继续走着或者已经倒下,电影在戛然而止的一刻,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一切会将好起来,当然也未能看到希望的曙光。我对一些优秀的绝望的电影抱有极强的敬意,它们用悲观主义的姿态直面和关注一些问题,虽然不曾用温馨的镜头高姿态地告诉我们总会好起来,但它们深刻的关注和思考是令人敬佩的。
一、《熔炉》
从去年到今年,中文网络社区被曝光太多性侵和玩弄儿童的案例和事件,恰巧就有校长猥亵儿童事件。人们纷纷想起这部同样讲述校长性侵小孩的故事,2011年的韩国电影《熔炉》,和2013年10月讲述性侵小孩故事的同出品自韩国的《素媛》。同素媛将视角放在灾难过后的心灵重建不一样,《熔炉》更加具有一种社会性,它关注整个案件和事件走向,也深深给人透露出一种小人物想要通过法律在灰暗的现实中维系自身权益的无力感。看这部电影,极端的让人愤怒和绝望。电影直到结局时,整个事件的结局仍然不太明朗,只留下男主角悲情性的一句台词——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这部电影改编自发生于2000年前后的韩国的真实新闻事件,可喜的是,韩国出现了这样的电影,并且获得极大反响,舆论压力促使案件调查重新启动,最终至韩国国会对2011年性侵罪行量刑标准偏低的韩国法律作出修订,《熔炉法》于韩国国会立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