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五百年后》 1971 导演:乔治·卢卡斯
乔治·卢卡斯的长片处女作,片名THX1138指的是一个追求独立思考能力的工人,他主动要求摆脱思想控制。影片有着极强的形式主义倾向,塑造了一个类似于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展示的集权世界。从这部处女作里我们能看到卢卡斯日后创作的一些倾向:科幻、乌托邦、斗争、反抗等等。
41 《电子世界争霸战》 1982 导演:史蒂文·利斯伯吉尔
影片的故事和演员的表演并不出彩,但是《电子世界争霸战》的概念、风格和技术却是划时代的。导演史蒂文·利斯伯吉尔在影片中塑造了一个和现实世界并存的虚拟世界,成为了第一部描绘虚拟空间的科幻电影。毫不夸张地说,后世几乎所有的同类影片都收到了本片的启发。
40 《独立日》 1996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
大投资、大场面、大制作,好莱坞用这种无法复制的电影攻克了世界影坛。《独立日》开创了一种科幻片的故事模式,那就是在电影中,弱势的一方往往会因为机缘巧合、发现对方的致命弱点而获得最终的胜利。
39 《月球》 2009 导演:邓肯·琼斯
邓肯·琼斯一鸣惊人的处女作,充满哲思、令人动容。虽然在近些年,这种令人难以下咽的英伦范科幻片格外少见,但是大卫·鲍伊的儿子却让我们看到了它并未绝迹。山姆·洛克威尔的独角戏沉静而深邃,让人很容易对其产生情感上的投射,正是这种情感交流才成就了影片的颠覆性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