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星空 > 文库 > 游戏 > 正文

你也想要手撕坦克?十大历史上最知名的反坦克武器

2016-05-22 16:19:28 来源:游民星空[原创] 作者:李宇圈 编辑:李宇圈 浏览:loading

无后坐力炮及反坦克火箭筒:

  看完了填上飞的,对于血肉之躯的步兵来说,最趁手同时也是反映最快捷的恐怕是各种各样的反坦克榴弹和一款趁手的筒子了,这些筒子反射弹丸的方式既有无后坐力炮原理也有火箭原理,构成了每个国家反坦克计划中最后的一环。

游民星空
美国的把组卡巴祖卡火箭筒

m18无后坐力炮

  二战伊始,美国人的战术思想还比较落后,坦克的主要武器是机枪,反坦克武器基本等于没有(如果M2算的话那就是有),面对欧洲早已横扫法国的德军装甲部队杀伤能力严重不足,这样的情况自然是多路反坦克武器上马,1943年第一批M18很快就被运到了欧洲和太平洋战场,首个接收它们的部队是位于欧洲的第17伞兵师。虽然作为轻型武器来说,其高爆弹的威力不俗,但是破甲弹63.5毫米的贯穿能力就颇为使人失望了。与之相比,巴祖卡火箭筒的穿甲能力为120毫米。这主要是因为用以提高精确度的膛线减缓了炮弹的速度,降低了威力。在太平洋战区,官兵们表示新的57毫米无坐力炮是一种极为成功的“手提火炮”。1945年6月9日,M18在冲绳岛战役中首次投入使用,同时提供的配套炮弹为高爆弹和烟雾弹。在太平洋地形复杂的岛屿上同日军进行艰难的拉锯战时,M18是能够提供有效的炮火支援。士兵们唯一的怨言就是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炮弹。在朝鲜战争中,M18被用于摧毁敌人的机枪据点。作为反坦克武器则缺乏效率,要想用M18击穿T-34型坦克只有打击它的后面装甲才行。因而美军士兵更愿意使用口径更大的M20型超级巴祖卡来攻击T-34。国民革命军接收并在M18型无后座力炮的基础上仿制出了民国36型无后坐力炮,中国人民解放军获取胜利后将这些M18和其图纸加以研究,开发出了52式无后坐力炮。这种武器被运用在了越南战争中, 坦桑尼亚也获得了部分52式,52式可以同时使用美国和中国的弹药,而M18却不能使用它的炮弹。

游民星空
m18无后坐力炮,炮弹上的空洞就是用来平衡后座力的排气孔

RPG-7

  RPG-7最初被苏联设计出来的时候就是要执行反坦克作战,经过不断的改进,尤其是对弹药的改进,让RPG-7获得了越来越好的破甲深度,采用PG-7V式火箭弹拥有将近264mm的破甲厚度,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爆炸反应装甲的出现,,破甲战斗部效果被严重削弱,于是设计师推出了拥有两个聚能装药战斗部的PG-7VR弹药,前端下战斗部引爆爆炸反应装甲后,主战斗部依然拥有600mm的穿甲能力。

游民星空

陶氏导弹

  可是火箭弹毕竟射程有限且精度不佳,想要让步兵更加有效的进行反坦克作战还是需要导弹这种武器,尤其是重型反坦克导弹,其中陶氏反坦克导弹作为最著名的反坦克导弹家族一直服役至今,TOW意为管射、光学追踪、线控导引,是由雷声公司研发的反坦克和精确攻击导弹系统。陶氏导弹系统现在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反坦克导弹,该导弹广泛部署在美军斯特瑞克、布拉德利和悍马装甲车上。最新版本的陶氏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链路代替导线制导系统。该导弹也可配备串联战斗部或爆炸成型弹丸(EFP),由地面三脚架、装甲车和直升机发射,最大射程为4.5千米。

游民星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游民星空APP
随时掌握游戏情报
code
休闲娱乐
综合热点资讯
单机游戏下载
好物推荐
游民星空联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