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14》战场漫游指南:1944,深入树篱地狱

最后的防线
2017-06-13 20:20:39 浏览:0 0

***

  而在另一面,德国士兵虽然极为重视伪装,但很少保持安静。在巡逻队听到的各种声音中,除了交谈声和爆炸声,最频繁的莫过于挖掘工事时挥动铲子的声音。事实上,在美军士兵眼中,德国人的工事似乎无处不在,第1步兵师的情报部门就曾在6月14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敌人的工事包括堑壕、路障、铁丝网,同时周围还有反步兵和反坦克地雷,他们的阵地可能出现在树篱边缘、小路旁,或是农舍周围的矮墙背后——总之,不要忽视任何区域。”

  因为德军非常清楚,在他们在火力上几乎没有优势,此时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工事构建得更加坚固和隐蔽,从而营造一个比较安全的庇护所。德军第2装甲师第38装甲歼击营的一名军士——汉斯-埃里希·布劳恩后来回忆说:“无论在哪里,只要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会本能地拿起铲子,并把堑壕挖得尽可能更深一些——因为只有在这里,我们才是真正安全的。”

游民星空
在诺曼底地区,两名德军从他们的伪装阵地中向外张望

  除了构建伪装良好的工事外,德军在树篱地区采用的另一种伎俩,就是故意让美国人逼近,然后突然开火。这给第1步兵师制造了许多麻烦,比如,该师的狙击手罗素·威尔莫就遇到过这种情况,这次事件发生在6月18日,当时,他正负责为一支侦察分队领路:

  “我们沿着一条小路潜行,并缓缓打开了一座(农庄的)大门。周围很安静,田野里空空如也。我们走了进去,大概在30码外的地方,我用眼睛的余光看到一个德国士兵突然向我开枪。他打中了我的颈部,子弹在体内沿着肌肉组织飞行,最终在背上开了个洞。”

  顿时间枪声四起,威尔莫的巡逻分队仿佛被枪林弹雨淹没了。威尔莫后来回忆说:“我设法翻入了一个沟渠内,并躺在那里装死——这也是遭遇伏击后最好的保命方法,但同时,我仍能看见德军重机枪的火力来自远方的角落,而轻机枪火力则来自我们正面,其中还夹杂着一些狙击手的子弹……那时我真的以为,自己会死在这天杀的树篱里。”

游民星空
一支美军分队在遭遇袭击后,警惕地盯着树篱对面、可能有德军驻守的方向

  大约6点30分,巡逻队的遭遇终于传到了连指挥部,虽然后者立刻派出了增援部队,但抵达事发地点之后,他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穿过德军的火力封锁。在止步不前很久之后,他们的连长不得不向营长求援,后者又请求炮兵部队向巡逻队遇袭的区域发射烟雾弹。最终,在晚上10点,一个步兵排抵达了遇袭现场,但此时的威尔莫已经奄奄一息——这位战友们公认的最佳射手被迫接受了数次手术,并再也没有回到现役,至于巡逻队中的其它成员则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没有一个人活着返回了己方战线。

***

  踏上入树篱之间的乡间小路时,美军士兵经常感觉自己踏进了一条幽深的隧道内,周围的树荫也进一步妨碍了他们发现敌人。同时,这种环境还为德国狙击手的提供了理想的伏击场所,他们通常会将堑壕挖掘得很深,除了火炮的近距离直射,几乎没有什么能伤害他们。在一些情况下,他们还会在阵地外放一块钢板作为掩护,或者再挖一个附属的散兵坑,以便用来小憩或存放各种补给品。如果再布设几枚地雷,他们只需要几个人,就可以阻挡一整支盟军部队的推进。

游民星空
在诺曼底,美军士兵正在利用钢盔作为诱饵,吸引德军狙击手的火力

游民星空
树篱与树篱之间的乡间小路,在这里,其顶部的树枝交汇在了一起,只能供一人通行,这种环境给美军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谈到这个环境时,许多第1步兵师的老兵仍对此心有余悸。列兵莫雷托回忆说:“只要有风吹草动,一些胆小鬼都会吓得尿到裤子里。”这些树荫不仅隐藏了德军的火力点和狙击手,还让地雷更难被发现,而在它们当中,尤其以木盒雷最为臭名昭著,这种地雷的外壳几乎很难被探测器察觉到,在清理时,需要工兵用小刀一点点在地面上搜索和挖掘;而另一种令人胆寒的武器则是S雷——在踩上后,它们会跳到半空中,在人的腰部爆炸,进而导致受害者高位截肢或失去生殖器——在意大利作战期间,第1步兵师的士兵们就见识过它,并将它们称为“弹跳的贝蒂”。

游民星空
1944年在诺曼底,一名美军士兵正在查看一枚拆除的S雷

游民星空
S雷的杀伤效果示意图,在被触发后,它会被弹入半空然后爆炸,其中的钢珠和弹片会向四处飞散。类似的弹跳地雷,在《COD:现代战争》系列中也有出现

***

  在树篱地形之下,美军很难获得有价值的情报,这让前线部队经常无所适从。从理论上说,战场上最有价值的信息,往往来自敌军俘虏的供述,但6月中下旬、双方进入对峙之后,战斗往往爆发于巡逻队之间——由于无法击溃敌军大部队,俘虏的数量也出现了锐减。

游民星空
在诺曼底,第1步兵师的士兵正在盘问德国战俘,但在当时,他们抓获战俘的机会其实非常有限

  按照第1步兵师的报告,在诺曼底登陆第一周,他们就俘虏了不下数百名德军士兵,但仅一周之后,这一数字便锐减到了不足原来的五分之一。在更多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航拍和监听无线电通讯。但德军的工事都构筑在树篱边缘,由于重重遮挡,它们很难被空中侦察发现。同样,监听也时常收效甚微,这不仅是由于信号质量的原因,而且德军还会故意传播一些假消息以误导美军。

游民星空
诺曼底登陆时、盟军的航拍照片,由于当地茂密的植被、以及高度原因,美军很难从中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敌军部署的信息

  这一切,最终导致第1步兵师在敌情判断上出现问题,其中最尴尬的情况是,他们经常无端高估敌军的实力。在该师情报官的分析中写道,他们当面的敌军除了“精锐的第3伞兵师”之外,还包括了党卫军第2装甲师,他们是“德军最好的部队,曾参加过波兰、法国、巴尔干,以及东线中部的诸多战役。”但事实上,真正的党卫军第2装甲师仍在赶赴诺曼底的途中,美军面对的只是党卫军第17装甲掷弹兵师的先头部队(党卫军第17装甲侦察营)而已——这些德军大多是刚招募来的新兵,同时没有足够的机动车辆。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一线部队的报告中——在他们眼中,任何一辆德国坦克都是虎式坦克,任何一门德军迫击炮都是88炮,任何一名打冷枪的德军士兵都是狙击手——这给美军带来了巨大心理压力,甚至造成了许多因为精神错乱而造成的非战斗减员。

***

  至于炮火同样是一个令士兵们头痛不已的问题,按照统计,其给美军造成的伤亡,往往能达到总伤亡的75%。虽然在诺曼底前线,德军炮兵的弹药和火炮都相当有限,但在部署上,他们却非常精明,其炮击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每小时都要发射几发炮弹,但同时,他们只会向那些最有价值的目标射击。一名第26团的连长后来回忆说:“在最初的几天,我将一座农舍选作了指挥部,但不久就搬到附近果园中的散兵坑里——虽然环境变糟糕了,但我们也欣慰的看到,因为农舍过于醒目,它很快就被迫击炮炸得千疮百孔——这件事情也告诉我们,在诺曼底,任何事情都应该加倍小心。”

游民星空
在诺曼底,德军使用频率最高的火炮并不是笨拙的远程重炮,而是这些轻型的迫击炮,与前者相比,它们的弹药更容易运输、也更为隐蔽。这里,展示的就是一个德军伞兵迫击炮分队

  但另一些人明显不那么幸运了,第18团的布罗凯特中尉(Brockette)仍清楚地记得,他麾下的两名新兵——戴维·格罗登(David Groden)和卡尔·施密特(Carl Schmidt),是如何在6月30日这天丢了性命,当时他们正在抖落一块毛毯上的灰尘:“我便沿着树篱边缘向他们爬去,他们用铁锹挖了一个大散兵坑,其中的空间足以供两个人站起来。我告诉他们,如果我看见了他们在这里抖动毛毯,那么德国人也一定能——要想活命,就最好注意一些。但就在我爬回阵地的时候,一发88毫米炮弹击中了他们所在的位置,并把其中一个人炸成了两截。”

游民星空
在一个双人掩体中,两名美军第1步兵师的士兵们在休息,在掩体周围堆放着他们的杂物和装备,如手榴弹和弹板等,以便在战斗中随取随用

  面对这一切,美军吸取的一个教训是不要制造任何响动,而另一个则是将他们的散兵坑挖深——和许多美军一样,在初来诺曼底时,新兵仍在第1步兵师中占据着一定的比重,他们接受的训练非常短暂,根本没有意识到挖掘散兵坑的重要性。一名叫埃德加·史密斯(Edgar Smith)的老兵后来回忆说:“最初,我只挖掘了一个3英尺深的浅坑,大概可以让人蹲坐其中,但当炮弹砸在附近时,我实际上被冲击波甩了出去。当我爬回坑内是,第一件想到的事情就是:偷懒险些要了我的命。”

  埃德加·史密斯经历并不是个例,但对有些士兵们来说,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太晚了,在6月中下旬,美军第1步兵师蒙受的炮击伤亡中,超过50%就是因为散兵坑挖掘不当——而这一切原本只要多劳动15分钟就可以避免。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使命召唤14:二战专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来到这里,读懂历史,品味游戏。
《COD14》战场漫游指南:1944,深入树篱地狱https://imgs.gamersky.com/pic/2017/20170611xtn_162_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