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招架住这种自我怀疑,每天都有人在互联网上寻求救助:“到底怎么才能让猫认清楚我才是它的主人,而不是它的仆人?”对于大部分的新晋猫主人来说,即便摆脱不了铲屎的工作,最起码也要找回“主人”的面子。
在Google搜索“如何训练猫”, 可以找到四千多万条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都可以理解为猫主人的血泪史。
这些先驱者们毫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后来人找回在食物链中的顶点位置。然而猫的个体差异经常让普适性教材失去权威,比如当你真的把它带出去的时候,有可能追都追不上它。
“很难判断这到底是谁在遛谁”
对猫的训练方法各种各样,但根据生物学和人类世界的有效经验,还是要从娃娃抓起。如今人们已经把希望寄托在给猫上早教课了。
如果说哪个领域可以作为猫主人最急切的早教需求,那么绝对是猫与猫砂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猫在如厕之后会把排泄物盖上,本意是在野外不被敌人盯上。
而在与人类伴生之后,一部分猫似乎丧失了这个能力,很多家猫现在只会敷衍的扒拉几下空气。
但这种情况仍属幸运,至少它还有埋的意思。要是你没有及时随着它体型增长更换猫砂盆,猫有的是办法给你上一课。
一项研究中显示,有近60%左右的家猫,会在上完厕所后埋好,30%多会象征性的埋一下,剩下根本不埋。甚至有时候想不想埋,主要看心情。
“我家猫之前是在洗脸池里拉屎,之后开始吃猫砂,喝马桶里的水,拦都拦不住。后来教会它埋了,居然开始站着拉屎,经常沾一脚到处踩,还要给他洗脚。”
不过跟在大米里拉屎相比,这些都只能算是温柔的警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