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发现黑洞会蒸散后,人们就知道黑洞可能会从宇宙中消亡。但目前科学家有关引力和量子力学的见解还不足以描述黑洞生命的最后时刻。
但基于弦论的新研究认为,黑洞蒸散后可能会形成人类理论上能接触到的残块,或者说一个不会被事件视界所笼罩的奇点。
最近,一个理论团队就使用所谓的爱因斯坦-膨胀-高斯-贝内特引力理论(Einstein-dilaton-Gauss-Bonnet )来研究黑洞蒸散后的最终状态,相关论文发表在今年5月份的他们在5月份发表在预印本数据库arXiv上。
由于用弦论对广义相对论进行了修正,其中有大量近似和猜测,研究小组的结果细节有些模糊,但总体上描绘出黑洞蒸散后会发生什么。
根据理论的确切性质和黑洞的演化进程,黑洞蒸散过程中会留下一个微小的残块。这个残块不再有视界,所以理论上人类可以接触到它。虽然这个残块非常奇特,但至少会保留掉入原始黑洞的所有信息,从而解决霍金辐射带来的黑洞信息悖论。
另一种可能性是,黑洞达到最小质量,脱离视界,但仍然有一个奇点。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这种“裸奇点”似乎并不成立。但如果它们存在,将会为人类打开进入量子引力领域的大门。
目前还不清楚爱因斯坦-膨胀-高斯-贝内特引力理论是否是人类通往量子引力的有效路径。但这种研究有助于物理学家解释黑洞这种宇宙中最复杂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