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宇宙星系稀少,大恒星异常罕见的情况下,最古老最明亮的巨大黑洞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家二十多年。
近日,由英国朴次茅斯大学天文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通过计算机建模发现,这些宇宙中最古老、最明亮的黑洞是由两股猛烈的气体碰撞形成的。
距离地球130亿光年的类星体是“准恒星射电源”的简称,也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它会发出像星系一样明亮的光,质量是地球太阳的数百万到数十亿倍。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人员模拟了早期宇宙中恒星的形成,重点放在两个冷的湍流气体流相遇的一个罕见节点上。在模拟中,两个大的恒星形成气体“团”在数百万年的时间内聚集在中心。但是,令研究小组惊讶的是,这些团块从未像之前的早期宇宙模型所预测的那样合并成正常大小的恒星。
事实上,这两颗大恒星有可能在瞬间坍缩成黑洞,然后在成长为超大质量类星体时继续吞噬气体,就像科学家在早期宇宙中探测到的类星体一样。
如果得到证实,这项研究将颠覆几十年来有关早期宇宙恒星形成的观点。相关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近期的《自然》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