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中皇后”国内首次成功育 昆虫界的“大熊猫”
8月27日,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出喜讯:成功羽化出了2只金斑喙凤蝶,其中1只为雌蝶。这次利用人工技术成功保育出金斑喙凤蝶雌蝶,在国内尚属首次。
据了解,金斑喙凤蝶被誉为昆虫界的“大熊猫”,排在世界八大名贵蝴蝶之首,其姿态优美,有“梦幻蝴蝶”“蝶中皇后”和“世界动物活化石”之美誉。
体长30毫米左右,两翅展约110毫米左右,前翅上各有一条弧形金绿色的斑带,后翅中央有几块金黄色的斑块,后缘有月牙形的金黄色的斑,后翅的尾状突出细长,末端一小截金黄色。
金斑喙凤蝶珍贵而稀少,是中国唯一的蝶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雌的比雄的更加弥足珍贵,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主要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海拔1000米左右的次原始森林中,对栖息地要求较高,是生态系统完好的一个指示物种。之前,由于受到人为活动和栖息地破坏的影响,金斑喙凤蝶的分布范围和数量都在急剧下降,甚至灭绝。
金斑喙凤蝶在我国分为四个地理亚种:指名亚种、武夷亚种、广西亚种、海南亚种。井冈山分布种的发现在罗霄山脉是首次记录,因其科研个体数量稀少,目前暂未鉴定亚种。
“第五种力”或不存在 宇宙由什么构成仍然未知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利用抗磁悬浮力学系统在实验室环境中对一种重要的暗能量理论——变色龙理论进行了实验检验,未发现该理论预言的“第五种力”,从而排除了其作为暗能量的可能。
《科学》杂志发布的125个最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中,“宇宙由什么构成”排在第一个。一系列观测事实表明,宇宙正处于加速膨胀中,而暗能量被认为是驱动膨胀的原因。但是,对于暗能量的本质是什么,以何种方式与我们的世界发生作用,目前仍然未知。
变色龙理论是用来解释宇宙加速膨胀的一种理论模型,该理论最大的特征之一是预言了已知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外的“第五种力”,在形式上可以写为万有引力作用的微小偏离,这为实验研究提供了可能。
这是所有暗能量理论中的首个确定性的实验检验。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杂志上。
在科学理论体系中,一共发现了在自然界里存在着四种基本作用力,即电磁力、万有引力、强力和弱力,这四种基本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