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展开游戏科学在科隆游戏展公布了黑神话系列新作《黑神话钟馗》,相信很多玩家对钟馗并不是很了解,下面为大家带来钟馗民间经典故事与寓意象征科普,一起来看看吧。
最广为流传的传说源自唐代。据《唐逸史》等记载,钟馗本是才华横溢的书生,赴长安参加科举时因相貌丑陋(虬髯、铁面)被考官嫌弃,错失状元。他愤而撞殿柱自尽,死后天帝感念其刚直,封他为 “赐福镇宅圣君”,专司捉鬼驱邪之事。
这个故事赋予钟馗 “怀才不遇却坚守正义” 的底色,也让他从凡人升华为跨越阴阳的神祇。
相传唐玄宗患病时,梦见一小鬼偷了杨贵妃的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欲作祟,突然出现一大鬼(钟馗),青面獠牙,徒手抓住小鬼并吞食。玄宗惊醒后病愈,问画师吴道子梦中大鬼模样,吴道子画出钟馗形象,玄宗命人将其画像挂于宫中驱邪。
这一故事让钟馗 “捉鬼” 的职能深入人心,也使他成为宫廷与民间共同信仰的 “门神” 之一。
民间传说中,钟馗虽面目狰狞,却重情重义。他死后,担心妹妹无人照料,便托梦给好友杜平,将妹妹许配给杜平为妻,并亲自 “督婚”,派小鬼护送妹妹出嫁。这一故事展现了钟馗 “刚猛之外亦有温情” 的一面,打破了其单一的 “凶神” 形象,相关戏曲、年画中常有 “钟馗嫁妹” 的题材。
与道教文化结合:阴间判官
道教将钟馗纳入神仙体系,称其为 “判官”,隶属阴曹地府,手持判官笔,掌管生死簿,负责审判恶鬼、维护阴阳秩序。他常与 “黑白无常”“牛头马面” 等阴间差役一同出现,成为连接人间与幽冥的关键角色。
这是钟馗最核心的寓意。民间认为,钟馗能震慑鬼魅、驱散邪祟,因此其画像常被贴于大门、中堂或床头,尤其在春节、端午等节日,人们挂钟馗像以祈求平安,抵御 “邪祟” 入侵。
钟馗的形象虽凶猛,却代表 “正义之威”。他因正直而死后成神,捉鬼时从不姑息,民间将其视为 “公正” 的象征,既警示恶人 “邪不压正”,也寄托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向往。
钟馗既是人间信仰的 “驱邪神”,又是阴间的 “判官”,这种双重身份使其成为连接生死、阴阳的象征。在传统文化中,他被认为能沟通两界,既保护生者,也规范鬼魂,维护天地秩序的平衡。
随着时代演变,钟馗的寓意逐渐从 “驱邪” 扩展到 “赐福”。部分地区将其与 “福禄寿” 等吉神并列,认为他不仅能除灾,还能带来好运,尤其在科举、经商等场合,人们会祭拜钟馗,祈求顺遂。
钟馗的形象与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善恶对立”“阴阳平衡”观念的集中体现。他以凶猛的外表承载正义,以跨越两界的职能连接生死,既满足了民间对“驱邪避灾”的现实需求,也蕴含着对公正、温情等美好品质的追求,因此成为流传千年、深入人心的文化符号。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黑神话:钟馗专区
责任编辑:夏目贵志